|
|
|
|
每逢春节及祈雨等重大活动,人口稠密的集镇和少数乡村,白天夜晚都有民间庆祝活动(或仪式)。白天以社火为主,伴有踩高跷、背芯子、靠背子等,民间艺人扮成各种故事人物,在强烈的唢呐和锣鼓声中以转游方式活动。晚间以花灯为主,伴有玩狮子、龙灯、旱船、竹马等。这些活动或仪式讲究的是歌舞配合,静动协调,有起伏跌宕,便于群众同跳齐乐,同歌共舞,其极富感染力和参与性,因而千百年来成为陕南山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的广场舞蹈。 (一)彩莲船又称彩船、旱船。船体用竹篾绑扎,仿汉水木船造型。一般用彩纸或绫缎糊装,花团锦簇,船中间为楼阁式船篷,左右两侧装饰纸剪或线编织的网眼、点缀花朵和各色亮片,仓中悬明镜,船篷四角拱翘,缀2~4盏红纱灯,整个彩船堂皇而又灵巧精致,让人眼花缭乱。 彩莲船一般由三人表演,小旦坐船,艄公撑船,摇旦帮船。建国后,改男扮旦角为女角主演,改一人帮船为多人帮船,摇旦化妆也有改进。坐船者不仅能歌善舞,扮相俊秀,还要用丝带把船挎在身上,两手把着船栏与艄公的船浆配合游动、旋转。艄公诙谐幽默,能说能唱,摇旦(俗称摇婆子)有的着舞裙、舞鞋,执舞扇,有的着老婆长衫,化妆成麻子脸、丑婆形象,表演动作夸张、滑稽,惹人发笑。 彩莲船的表演,主要表现渔家生活,表演时表演者唱花鼓词,一般是撑船艄公先唱一段,然后帮船者附唱,每段唱词后,伴以锣鼓,艄公摇撸、划浆,驾船姑娘碎步小跑似船在水上飘游,不时表现穿浪、过滩、搁浅、逆水行舟等情节,充分展现渔家生活的艰辛和乐趣。唱词有时即兴编唱,也有场外人与表演者争唱抢上风,一时间场内载歌载舞,围观者喝彩不断,呈现极为热闹欢快的场面。 (二)狮舞 狮头用篾扎架,糊纸着色;狮皮用苎麻和龙须草、尼龙丝扎成与狮头连接。分为“金狮子”和“火狮子”两种,前者白天表演,后者夜间活动。舞狮时锣鼓伴奏,一人撑狮头,一人摆狮尾,由握绣球的领狮人引导,绕场表演。要求动作、步伐协调,形成整体。狮子舞的套数很多,分文耍与武耍两种。文耍表现狮子的诙谐动作,如“笑和尚耍狮子”,笑和尚头戴大头面具,手持拂尘,脚下随锣鼓左右跳动,和狮子默契配合,通过和尚远观近看,欲进又退,欲摸又怕的挑逗诙谐动作,以及狮子的舔毛、搔痒、抖毛、爬卧、喘气、打滚等有趣而形象的动作,表现人和动物之间相亲相习的情景。“太狮和少狮”则是一头大狮和小狮在引狮人的前导下,表现大、小狮之间相亲相爱、相互逗耍的动作,使人感受到大狮的舔牍之情,小狮的活泼可爱。武耍时,模拟狮子赴、纵、奔、吼、搏斗等动作,表现狮子的勇猛顽强和威武雄壮之气势。难度大的是摆阵,有各种名目。如“拆字”、“天鹅抱蛋”、“姜子牙钓鱼”等。“拆字”是用若干长凳、独凳、木棍、小棍摆在地上,或叠成山字,拼成词组、语句、成语。狮子在舞蹈过程中把原来的字拆了,又按同样的字拼摆于搭成的脚手架上或摆成与原字词笔画相同、意思相近的字词。它要求舞狮子的人要有高超的舞狮技艺。 “火狮子”。它由两个赤身并涂满蛋清的舞狮人和一个头饰和尚面具、赤身,着短裤、草鞋,持蒲扇的笑和尚玩。舞时锣鼓伴奏,大头和尚在旁边摇扇左迎右闪,为狮子扑花,并做出种种滑稽动作;狮子欢腾跳跃,观众将狮子团团围住,齐向狮子放烟花,狮子愈欢,火花愈繁,鼓声愈烈,到高潮时只见火球上下左右滚动,颇为壮观。 (三)龙舞俗称玩龙。它是用布和竹篾做成的像龙一样的灯,一般由龙头、龙身、龙尾共11节或13节组成,分火龙、布龙2种。火龙每节用竹篾和铁丝扎在圆形篾篓,糊以皮纸,绘龙鳞,有红、黄、金多色,安上3~5尺长的木柄,篓中固定蜡烛。布龙是以布连接各节,长的12米(3丈6尺),短的9米(2丈7尺),画龙甲。火龙与布龙玩法不同,布龙一般舞时,以锣鼓配合,前有引龙者寻前,龙体每节由一人操举。龙头随引龙者划圈舞动,其余各节便随之舞动,恰似一龙翻滚起舞。火龙表演时类似火狮子,另外还有玩“板凳龙”、“滚龙”、“站龙”等。“站龙”是龙舞中的佼佼者,最具代表性,它主要是夜间观赏龙。其以竹木为骨架,纸糊面,彩笔描绘,内点蜡烛。龙头高丈余,头内要点蜡烛83支,每节龙身上缀3个吊灯,龙头木架置有铁环,行走起来,自由活动,犹如真龙一般。耍龙的人腰缠老布数围,置龙头灯竹竿于肚上,双手握竿,左右摆动。在节日的夜晚,犹如通体透亮的彩龙腾云驾雾,走街穿巷,蔚为壮观。 (四)高跷 又叫“柳木腿”、“高腿”。木跷用布带裹两腿上,木跷上装踏腿板,按剧目扮演人物,多少不限。表演时,多走圆场,还安排小丑、笑和尚等逗乐表演。并有扑、跳,单腿踢、打旋劈叉等特技。 (五)竹马竹马原为儿童玩具,以后逐渐演变成为龙灯社火中的一种表演形式。竹马是道具,又是灯具,将马的前身和后部分分两段用竹篾扎制,系在表演人腰间,毛皮用纸剪须粘贴;马腹部以下用布围遮,布上画出马的假腿,用以遮住人腿,以增强视角的真实性。马身可染成红、黄、黑各色,马脖子系铜铃,内腔前后各点蜡一支,多在夜间表演。竹马是一种模拟群马奔腾的舞蹈,它的阵容较大,气势恢宏,集体队列表演。表演时,领队用口哨指挥变换队形。其主要队形有:跑圆场、龙门阵、剪子股、太极图、九连环、掺花、五马卧槽等。在变换队形的过程中,掺杂小步慢跑,赶马、拉马等舞蹈动作,变化多端。再配以锣鼓唢呐等,热闹非凡。 (六)鹬蚌舞形象地表演“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寓言故事。由三人表演,鹬为男扮,装束穿白色全身服装,头顶一鹬状的头和颈,两肩披着鹬翅装饰,腰带背后系鹬尾,脚部腿勾画出腿和趾,一般要求黑白分明。蚌为女童装扮,用竹篾扎制蚌壳框架,外黑内白,披上壳皮,后连前开,可用两手随意张合。渔翁的装束则是披蓑戴笠,腰系鱼篓,手提鱼网,足穿草鞋成老年状。表演时借锣鼓唢呐吹奏旋律各自分散表演。其程序为:蚌晒太阳—鹬啄蚌肉—蚌壳钳啄,反复周旋,渔翁发现先用手捉后再撒网和收网得利。 (七)打连钱 也称“打连枪”、“霸王鞭”等。连枪以竹竿制成,长约2米,两端各掘1~2个穿孔,孔内套铜钱。表演者少男少女各半,舞时用枪在掌、肩、腰、腿、脚、地上依节奏敲打,有时翻腕对打,棍端闪跃一致,铜钱互撞作响,响声清脆,节奏感强,队形多变,步伐统一,间或配以民歌小调,文雅流畅。各地在节日或庆丰收中表演,后来也在体育活动中作为一项团体活动表演。 (八)叉鳖 旧时社火节目之一,多在夜晚由两人表演,一人手提鱼叉,身背笆篓扮渔翁,另一人背鳖形道具扮鳖。道具“鳖”用篾编制,颈部蒙黑绸,甲背涂黑色绘甲纹;鳖壳四周镶黑绸以遮扮演者,鳖眼嵌一双绿色灯泡,电源由扮演者控制。“叉鳖”根据鳖在干坡上行动较迟钝、在水中十分灵活的特性,用拟人的手法刻画鳖的情态和生活习性,以及渔人叉鳖的动作,极富生活情趣。 流行于安康的民间舞蹈还有“牛马社火”、“跑云”、“芯子”、“板凳龙”、“推小车”、“背灯”、“腰鼓”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