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艺术源流 皮影,又称皮影子、影戏,是陕南较古老的一种影像合成的表演形式。清嘉庆年间,皮影在安康已有相当规模,并在安康、平利、汉阴、石泉等地形成了以姓氏为主的家族班社。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仅安康恒口、五里一带,皮影班社多达36个。到建国前,皮影班社极为活跃。建国后,许多老艺人相继去世,大部分班社停止活动。到60年代中期,大部分班社又以“四旧”而被毁,仅有少数自乐班存在。随着电视的普及,安康皮影艺术仅在少数山乡留存。 二、制作 最早的皮影是人们用硬纸镂刻成人物,撑之以竹签,舞动、表演于蚕丝或马尾编织制成的亮子(白幕)面上,透以强光,人物可现,再配以乐器和剧情。发展到明末清初,皮影用驴皮或牛羊皮刻制、雕镂并染色,形象格调类似民间剪纸。皮影人物的四肢关节及其道具需要活动的,都是分开制作,然后用线连缀,到活动时都能自如活动。皮影的制作工艺一般分:削皮、过格、镂刻、上汗、染色五个步骤。皮影的刻制一般分两大类,专用头谱和通用头谱。专用头谱:就是专门人物用的头谱,如包公、哪叱、孙悟空、焦赞及鬼戏中专用的神头谱。通用头谱,就是在戏曲中的生、旦、净、丑、末、外、贴等十大行当分别通用的头谱。还有与人物形象相匹配的组合用官服、莽件、靠、顕、袍等影谱和桌、椅、帐等道具。 三、表演特征 皮影班社演奏人员多少不等。一般由5~7人组成。具体分设:拦门一人(即操纵皮影者),坐筒子(敲鼓的,二把手,又叫司鼓手),拉皮弦一人,吹笛子一人,拉板胡一人,打梆子一人,有时拉二胡或弹三弦一人。他们均为不化妆的幕后演员,拦门的主唱、耍杆子为主,有时也兼打梆子或渔鼓筒,坐筒子的二把手最忙,他一人敲堂鼓、暴鼓、打牙子板、渔鼓等多种乐器,每个人都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机动地担任多种角色。后台坐位也有一定的规矩。拦门的坐在亮子后边,二把手(司鼓)必须坐在拦门的左边位置上便于拦门的用左手暗示,紧挨鼓手身旁的是拉皮弦的,其身边是吹笛子的,接下来是拉板胡、二胡的。靠拦门右边是打梆子的。 四、道具 皮影戏的舞台道具及行装,可用两口戏箱全部装下,便于携带和走村串户,因此而成为陕南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皮影戏班除了影谱和乐器外,主要还有: 亮子:是用丝绸或白马毛编织而成的一种透光度极强的织物,四周用白平布做上筒子,亮子一般长约1.5米,宽1米。另有跑马杆(粗细均匀的竹杆做成,长约2.5米左右)、马杆绳(叫禀绳,用麻制成,长约15米)、群绳(草制品,长约20米)、压条(铁制品,重约20公斤,共十多根)、亮杆子(竹制品,一口箱子有二长二短,长的2.5米,短的1.2米)、眼灯(照明用)、麻皮(长约2.5米,宽0.5米)等道具器材。 五、表演艺术 皮影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既包括了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建筑等民间艺术,也包括了时间艺术上的诗歌、音乐、舞蹈等。凡是在其他的戏剧艺术上能表演的,皮影戏都完全可以胜任。陕南众多的剧种依附皮影形式演出,使皮影戏成了农村或小型演出的当家戏。不同的剧种在演出形式上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如安康道情皮影戏讲究“真杀真打”,其表演时,在桌上、房顶、马上等相互打斗,影人动作让人感到既惊险又真实。而八步景皮影戏的主要特点是“拦门”一人要包唱全部角色,其余人除操作乐器外,口中则要呐号子,要帮腔帮调,以压住阵脚,吸引观众。总之,在安康流行的孩子、八步景、二黄、越调等都以皮影为载体,各自按各自的剧种特色存在、发展、演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