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明代,宝鸡地区有西府秦腔、西府曲子、皮影、木偶等戏演出。抗日战争前后除本地剧种外,演出有豫剧、京剧、话剧、歌剧、评剧、蒲剧等多种剧种。宝鸡县城南渭河滩,由沦陷区来宝的各地民间艺人100多人,组成“游艺市场”,演出相声、弹词、京韵大鼓、河南坠子等曲艺节目和魔术、杂耍等。 西府秦腔戏 明代开始,逐步发展为宝鸡地区的主要剧种,俗称大戏。清末民初达到昌盛时期,遍及城乡各地。今存传统秦腔剧目110多本,其它秦腔剧目500多个。西府秦腔以眉县“华庆班”为代表,历经400余年。音乐唱腔为板腔结构,所用曲牌约200余种,常用五六十曲。分弦索曲、唢呐曲、海笛曲、笙管昆曲、锣鼓、干唱等。1936年后随着中路秦腔名流在宝鸡地区的频频演出,至1949年,宝鸡各戏班剧社主要演出中路秦腔剧目。西府曲子戏。源于先秦时的“雍城秦曲”、“雍城清曲”。明以后发展为“西府曲子”。属曲牌联套演出形式,以坐唱无化妆演出为主,明清时最为昌盛。乐器以三弦为领奏,配有乐器笛、板胡、二胡、竹板瓦、碰铃等。音乐有平弦、月弦曲子之分。传统曲目有800多首,抄录在卷的200余首。民国24年(1935),宝鸡益门堡杨振南戏班将曲子戏搬上舞台,演出《状元祭塔》、《刘海打柴》等节目,主要流行于凤翔、岐山一带。今曲子戏演出仅为民间业余演出活动之一。西府道情。俗称“关西道情”,源于陕西道情。金大定年间,始流行陇县、千阳一带的道观道院。清代,岐山八家村道情颇有名气。宝鸡、扶风、眉县也很流行。剧目题材多为神仙道化、修贤劝善、神话故事、民间生活等。声腔以板腔体为主兼用联曲的综合体制,有以帮腔形式演唱的特点,乐器文场有板胡、四胡、三弦、高低胡、笛子等。武场有渔鼓、海锣、简板、三才板、碰铃等。今在民间演出的仅留眉县下河寨和宝鸡县姜马等村。 西府碗碗腔 始于清乾隆年间。以小铁棒敲击铜、铁灯盏头掌握节奏而得名,为板腔体。演唱以皮影戏为多。一人可扮演多种角色。乐器有鼓、锣、钹、铰、板胡、月琴、笛子等,抄录存卷的剧目有214本。曾流行于宝鸡、凤翔、岐山、扶风、眉县等地。1979年,仅有千阳民间碗碗腔参加宝鸡地区的文艺会演。 眉户戏 新中国成立后始流传宝鸡。50年代普及各县秦腔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流行剧目有《梁秋燕》、《李双双》、《十二把镰刀》、《两颗铃》等现代剧和《金碗钗》、《曲江歌女》等传统剧数十本。现演出很少。 豫剧(河南梆子) 民国27年(1938),著名演员陈素珍、常香玉等开始在宝鸡县城演出。以常香玉在宝演出时间最长。后宝鸡亦组建多家豫剧班社。演出剧目主要有《西厢记》、《桃花扇》、《拷红娘》数十个节目。现宝鸡市豫剧团以演包公戏和杨家将戏见长。 京剧 民国24年(1935),凤翔始有外地京剧班演出。至1949年,晁盛秀,刘凯琴、梅兰秋、筱月亭、马敬良、兰月春、黄宝芬、黄灵芝、刘金亭等京剧班,经常在宝鸡、凤翔等地演出,刘金亭京剧班在宝鸡演出达10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宝鸡原有的地方京剧团相继停演。1958年,京剧艺术家周信芳、尚小云曾率团来宝鸡演出。主要剧目有《十三妹》、《凤还巢》、《四郎探母》、《宇宙锋》、《大闹天宫》等京剧传统剧目。1973年,“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市京剧团解散。 话剧 抗日战争时期,宝鸡地区话剧演出十分活跃。演出剧目有《雷雨》、《日出》、《北京人》、《赵一曼》、《重庆二十四小时》、《秋海棠》、《野玫瑰》等。新中国成立后,宝鸡话剧上演剧目117个,其中创作剧目23个。 歌舞剧 1949~1953年宝鸡分区文工团,以演出革命现代剧为主。剧目有《东方红》、《支前歌》、《解放区的天》、《白毛女》、《赤叶河》等大型剧数十个。1961年,宝鸡市歌舞队演出的节目有《吹鼓手招亲》、《木匠迎亲》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样板戏”。1984年市歌舞团演出的节目有《红绸舞》、《缅怀敬爱的周总理》、《笑哈哈》、《渡口》等。1985~1987年,为外宾演出创作剧《箫史弄玉》140多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