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秦腔 又名乱弹、桄桄子、梆子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的板腔体。为咸阳主要剧种,秦腔以关中方言语音为基础,特别是泾河、渭河流域诸县的语音发声为“正音”。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载:“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为当时之杰。”演员吐字以泾阳、三原语言为“标准”。据载明代中叶咸阳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功康海组建戏班,演唱“康王腔”。清康熙年间(1662-1722),咸阳的秦腔班社已为数众多,如保符班、江乐班、华庆班、双才班等。乾隆时期(1736-1795)翰林院学士严长明(江苏人)宦游陕西,酷爱秦腔,所著《秦云撷英小谱》记载关中秦腔班社共有36个,并以礼泉、周至、渭南、大荔为四大流派。秦腔班社演出,不仅为当地人钟爱,赴北京演出亦受欢迎,被称为“传情在无意之间”,“哑趣传神许擅长”。此时,演员白双儿、豌豆花和金坠子等随泾阳锦绣班演红西安城内。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和高培支等人,受辛亥革命影响,办起“易俗社”,并编写出《一字狱》等剧本。咸阳各县以“易俗社”为榜样,先后成立了“高兴班”(长武),“马家班”(武功),“秦贵社”(礼泉),“益民社”(咸阳),“晓钟社”(乾县)、“新中社”、“明正社”(三原)等演出团体。1937年中共陕西省委(驻泾阳县云阳镇)、关中工委(驻旬邑县马家堡),相继成立了七月剧团、关中剧团、关警剧团等,创作演出《大上当》、《新教子》、《十里塬》等大批新剧目,在唱腔、表演、舞美、服饰等方面都有创新。建国后,咸阳地区有专业剧团14个,创作了大批新剧目,涌现出众多名演员,如郭明霞、王麦兰、舒曼莉、马金仙、赵斌、王义民、昝金香等,新秀如赵改琴、王平、白萍、冯武耕、王亚萍等。这些演员均先后在西北、省、市会演大赛中获奖。据1989年统计,咸阳市有市直戏曲团体3个,县秦腔剧团11个,共有演职人员1100余人。艺术创作人员30余名,演出本折戏目100余个。 咸阳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二六板、拉锤二六板、带板、尖板、滚板、二导板、双锤板等。总归称是六大板头、慢板、带板、垫板、二导板和滚板。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早期乐队分文、武两部6人。建国后,由于戏曲事业的发展,乐队人数增加,文乐场加扬琴、二胡、琵琶、京胡以及提琴、黑管、吊钗等,使传统音域更加宽广。乐队市级团增加近20人,县级剧团10人以上。秦腔角色分四大行:即生、旦、净、丑。一支戏班只要具备“四梁四柱”,头、二道演员,就是强硬戏班。清末民初,秦腔吸收外地剧种之长,班社扩大,演员阵营增加,出现了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四大行十三门的角色行当,俗称十三头网子。演员素质要求掌握唱、念、做、打四功五法技巧。演员表演从戏情出发,很讲究个人技艺功底。《游西湖》的吹火表演,属旦角门绝活;《鞭打殷夫人》的甩麻鞭技巧,是须生门的特技;净角的标钺,丑行的“夹鸡蛋簸米”亦是世人称颂的硬功。生角的抡稍子、摇帽翅、抖胡须、提袍甩袖等功夫,都为世人所称道。 弦板腔 亦称“板板腔”,是主要地方剧种之一。由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击鼓乐器“板子”而得名。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及陇东地区,为陕、甘两省群众所喜闻乐见。据考证,皮影戏“弦板腔”,起源于宋代。清嘉庆五年(1800)前后,“弦板腔”与“道情”同台演唱,而后独台演出,形成独特剧种。乾县马连村皮影戏老艺人郝正发回忆:原来的皮影子工艺粗糙,没有色彩,型体较大,人称皮影戏为“四人忙”。四个人分作两部分,在“亮子”前耍皮影兼唱一人的叫“前手”,后面乐队的三人叫“后手”,其中一人打鼓带弹三弦,一人拉二弦带拍铙钹,一人甩呆呆带大锣、唢呐、大号和小锣。“弦板腔”剧目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故事内容丰富,剧目取材于历史演义、民间生活故事。音乐豪迈奔放、慷慨激昂,具有西北群众传统的乐观气质和明快开朗的性格风度,表现英雄豪杰一类的武打戏最为适宜,但对表现温柔缠绵的抒情戏,则显得不足。近代由于名老艺人多分布于乾县、礼泉一带,因而形成东西两路流派。东路以礼泉的王天德为首,擅长演唱武打戏,以演唱《封神榜》、《西游记》等剧目而著称;乾县著名老艺人郝振安、马怀玉、陈文蔚、王正友以演三国戏而著名。郝振安后期演传奇戏,唱腔缠绵抒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群众喜爱。1958年初第一出弦板腔戏《槐荫媒》搬上大戏舞台,一经演唱,座无虚席。同年5月赴西安汇报演出,薄一波副总理、赵伯平省长观看《紫金簪》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1960年“乾县剧团”易名为“乾县弦板腔剧团”,同年3月参加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汇演大会后,弦板腔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培养的五大剧种之一。省戏曲剧院、易俗社和歌舞剧院都派人到剧团指导,对其剧目、表演、唱腔、舞台布景、道具进行了尝试和改革。1979年9月弦板腔《紫金簪》参加省文化局举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并获演出二等奖。陕西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弦板腔唱段和选场。弦板腔作为皮影形式演出,乐队少而精,文武场面互相兼顾,音乐形式比较单调,唱腔通常都是上下两句反复,“二次板”与紧板更似说唱性的“板壳子”。其相同板式的“板头”和“放板”后的长过门,多为同一主体曲调的加花变异,句中的小过门,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复变化和延长。弦板腔板式有10多种,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此外,使用较多的还有“紧板”、“滚白”、“撇板”等。“气死人”(即“阴死板”、“提头”等)实际是变化局部唱腔的正板;“伤音子”是在紧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属于带字叫板的唱法。其余的“尖板”、“二六”、“三不齐”、“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暂插入性板式,很少单独使用。弦板腔的唱词,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乐伴奏,除部分模拟唱腔或衬托节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过门,宛如曲子戏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击节作用,所以唱腔清晰,雅而易懂。 迷胡戏(眉户戏) 又名“曲子戏”,属曲牌体,是古代“清曲”中“月弦曲子”搬上舞台的称谓。在咸阳市各县区广泛流行。迷胡之说有二,一为“迷胡”,传说春秋时代,郑国与犬戎交战于华县、华阴一带,郑军以优人唱曲,致敌兵迷迷糊糊败阵,故为“迷胡”戏;一说迷胡发祥于眉县、户县,应称“眉户”。《新唐书·礼乐志》载:“隋初有清曲,其音清雅,玄宗善音律,又酷嗜清曲,而选乐部弟子三百人教于梨园,为弦竹之戏。”清曲,曲调众多,秦代咸阳流传甚广,汉代《乐府》收集了一部分,北魏继续收集成册。元、明两代,清曲发展到昌盛时期,并由单调说唱发展成叙事联缀体。明正德年间,武功康海著有《沜东乐府》,继北曲余焰,创作里曲小调,为明朝北曲一支劲军。后人便“转相仿效”,清代已有专演的迷胡戏班。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驻旬邑马栏镇的关中分区八一剧团,请迷胡老艺人当教练,在淳化、旬邑等地解放区演出迷胡传统戏《张连卖布》、《刘三挑菜》、《五更鸟》、《王连哭五更》和新编迷胡现代戏《劳军》、《赵满堂上吊》、《十里塬》等。同时,延安鲁艺还整理编印了《眉户音乐》。建国后,迷胡戏日益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咸阳秦腔剧团大都演过迷胡《梁秋燕》、《小女婿》、《囊哉装箱》等戏。礼泉剧团于1964年还创作大型迷胡现代戏《秦川儿女》,并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戏剧会演。咸阳周陵乡“五一俱乐部”的《四女拜年》、西北国棉一厂的《联盟渠》、《五十五号车》等自编自演的迷胡戏,分别获省奖,有的还到北京等地演出。迷胡戏由曲子小戏发展成大戏,成为仅次于秦腔的一大剧种。80年代抄录在案的剧本就有520种。迷胡戏的内容多是反映社会人事风情,抒发男女爱情幽怨等,有喜剧、闹剧、讽刺剧、幽默剧等,情节生动有趣,表演明快酣畅,语言通俗,人物活现,见长表现现实生活。迷胡,号称72大调,36小调,《羽衣新谱》记载有130多种。曲调大致分三类:即民歌曲体、说诵性曲体和戏曲化曲体。迷胡演出形式,分台下、台上。台下清唱又分两类:一类“清客曲子”,专为士大夫茶余酒后娱乐消遣,曲词典雅,如《古城会》、《曲江打子》等;二类“江湖曲子”,为一般艺人街头卖唱或农闲过节娱乐,曲词通俗,如《光棍哭坟》等。台上演分角色行当,一人一角,演唱有的单曲单调,有的联曲多调,均以人物出发设计唱腔唱段。它的联缀规律是,起调“月头”,终调必为“月尾”;起调“背宫”,终调必为“背宫尾”;起调先“月”后“背”,终调必是先“背”后“月”。中间联缀曲牌自由,词句多少不等。迷胡清唱乐器有三弦(或板胡)、四页瓦、碰铃,有的加笛子。舞台演出,文场增加二胡、打琴,武场全套打击乐齐备。其演唱风格,欢音轻快、清扬、优美、动听;苦音幽怨、深沉、凄楚、悲痛。化妆、服饰简朴、真实,具有生活化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阿宫腔 又称遏工腔,亦称北路秦腔,原以皮影形式演出。清代在礼泉、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等地流行,建国前逐渐消失。据史料记载,清同治年间和光绪初年,有乾县人任相公为班主,艺人任进思、任百思等组成的“任家班”;礼泉外号瞎娃子为班主,艺人马娃子、红娃子成立的“灯影班”,流传民间,专演阿宫腔。剧目题材广泛,有历史剧《七箭书》、《重耳光国》等,也有儿女情长的世俗剧和传奇剧《西厢记》、《屎巴牛抬亲》,还有抨击恶势力和恶少丑妇的讽刺喜剧《婆娘顶嘴》、《打锅》等。剧目有证可查的300余本。因演出是一人签子兼唱,剧本编写手法是说繁唱少,要唱多是十字或七字句的唱上四句或六句,偶数为多,也有三五句的奇数唱腔组合。灯影戏演出对象主要是农民,唱词意思浅显易懂,朴实敦厚,生活趣味极浓。可惜该剧种是一个“吃本”,不是“抱本”,人走剧亡,好多剧本只知其名,而无剧情内容。阿宫腔是属板式变化体音乐,板式结构严谨,声腔亦分“欢音”、“苦音”两大体系。音乐的表现形式由唱腔、曲牌和打击乐三部分组成,曲牌又可分为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曲牌常用的有《小桃红》、《柳生芽》等,管乐常用曲牌有《两句腔》、《上中山》、《喜相逢》等,打击曲牌有《开场曲》、《动作曲》、《板头曲》共三大类。阿宫腔班子演出通常由六人组成,其分工可用一首顺口溜说明:签手唱戏满台跑,两手忙把签子挑;二把手帮签心要巧,还有鼓锣吹大号;打板的小锣堂鼓一齐敲,填空说白凑热闹;弹月琴的没品麻,抽空跟上拍大铙;二股弦带上领头拉,着急了还要吹唢呐;拿的胡琴手不离,打梆的还要带吹笛。 本地二黄 清末由汉中、安康流入本区,民国初年,咸阳、三原、泾阳有二黄班社。泾阳人陈兰亭在他的著作《略谈汉调二黄》一书中载:“清末民初,陕西大戏虽有梆子、二黄、迷胡、徽调数种,人多以眉户是曲子,并非大戏,不甚重视,对徽调又不太懂,梆子嫌粗糙。一时多好听、好看二黄,其中商绅、军政要人喜爱尤甚。不仅有专业戏班,业余和自乐班,就连一些女眷也能清唱和挂衣登台”。清末,泾阳富户安吴寡妇收养二黄艺人,亲自参与修改流散剧本。辛亥革命后,名震西安的“鸣盛社”曾在三原县城演出,当时贾仁辅和一些教师成立“二黄会”亦很活跃。20年代,泾阳驻军田玉洁师长和士兵多系商洛籍人,所以常演家乡戏二黄。本地二黄唱念并重,能文能武、行当齐全,程式多样,尤以武戏最为突出。剧目以三国戏为主,兼演其他古典戏。二黄戏当时在泾阳有贾兴运戏班,驻县城老爷庙,开台售票演出,深受城内商、绅、知识分子喜爱。后有二黄庆义班,在泾阳演出10年之久。此时本地二黄各戏班主要演员有:须生连云贵,主演《徐策跑城》、《放粮》等;杜和尚主演《三打王英》、《山海关》等;山鸣岐主演《斩黄袍》、《击鼓骂曹》等;张鸣顺主演《观春秋》、《水淹七军》等;刘鸣祥主演《金刚庙》、《火烧绵山》等;净角丁鸣山代表剧目《抱琵琶》、《太师问朝》等;黄亮子有《取长沙》、《马踏五营》等;吕坤山有《五台会兄》、《姚梆子》等;旦角有石鸣全,扮像清俊秀丽,功底扎实,代表剧目有《日月图》、《杀狗劝妻》等;刘春华唱念并重,表演柔美多姿,功力纯熟,代表剧目有《教子》、《大登殿》等;丑角有张庆宏,代表剧目有《过三关》、《张松献川》等;刘子胜、李子喜、张佩文、陈子印、王安奎、刘子俊、李致和等艺人都名重一时。二黄戏在三原有顺德社,演出十余年,受到当地观众欢迎。尤其是山鸣岐的《审刺客》、李智和的《破洛阳》、华启民的《金钱豹》、张佩文的《收姜维》最为时人所称道。本地二黄的角色有末、净、生、旦、丑,以唱做为主,尤重唱功。乐队分文武场,文场由弦乐器吹奏乐器组成,有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大件,以伴唱为主。武场以板、鼓、管、木响打击乐器组成。唱腔有二黄、支二黄、西皮三种调式。二黄板式有慢三眼、原板、摇板、散板、飞嘹子、小导板、快板、滚板等程式。腔类有回龙四柱、流里表、板头、麻鞋底、硬三眼、十八板等。西皮板式有导板、二六、三流、摇板、快板、滚板等。本地二黄道白语言,以韵白和陕白为主,还流行按剧中人物之籍贯方言道白的艺术形式。本地二黄在40年代,班社逐步停止活动,二黄剧种在咸阳销声匿迹。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