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咸阳舞蹈历史悠久。市郊杨家湾汉墓出土的“三千兵马俑”,就有指挥俑和乐舞俑。乾陵、茂陵和昭陵出土的大量骑乐俑、舞俑及舞蹈壁画,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彬县大佛寺唐代石雕、飞天,舞姿飘逸,栩栩如生。三原城内明洪武八年(1375)建造的城隍庙照壁上的“鲤鱼跳龙门”、“苍龙训事”等砖刻浮雕,舞蹈造型优美逼真。长武昭仁寺清咸丰七年(1857)铸造的铁钟上有八卦图案,钟身铸有“日、鱼、水”图案。为研究龙舞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民间舞蹈是伴随本地民俗活动而开展的。据《东周列国志》载:“秦俗,农事毕,国中纵倡乐三日,以节其劳。凡百戏任人陈设,有一长一艺人所不能者,全在此日施逞。”两千年前的古代百戏,就是现今社火的前身。《咸阳县志》又载:“春节元日祀六神,戚友相拜,以食互遗。上元昼作社虎柳木腿诸戏,夜则张灯作竹马竹纸船各戏,金鼓喧阗,举国若狂。然亦古傩之遗。”《谷梁传》云:“五谷皆熟为有年”,过年或重大节日,各县乡组织“同乐会”、“农乐会”、“庙会”、“古会”等多种形式,操办社火,自娱同乐。建国后,民间舞蹈形式如锣鼓、社火、跑旱船、竹马等,有盛无衰,不断发展。除农村外,各工矿企业俱乐部,亦于重大节日上街演出,增添喜庆气氛。 民间舞蹈有两种风格:一种热烈粗犷,豪迈矫健,如《牛拉鼓》、《牛斗虎》、《鱼龙变化》,动作幅度大,节奏强烈,气势磅礴。大多分布在南部平原地区,由于场地宽坦,大道纵横,能适应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的表演。另一种细腻含蓄,风趣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如《地故事》中的《夫妻扬场》、《捉蛐蛐》、《打酸枣》、《拉犟驴》等。这些舞蹈动作幅度小,以“躜躜步”为基本步调,上身、手臂随节奏自由摆动,演跑各种环形图案为主,这类舞蹈以北部五县为主,大都以反映劳动生产为背景,喜剧意味较浓。 咸阳市广大农村还流传着一种宗教祭祀的民间舞蹈,如《马角》、《肩鼓舞》、《醮师分灯》等,它是古代“驱傩”礼仪的延续。如兴平《八斩》,是一组恐怖气氛的舞蹈造型;三原《十八罗汉》则是体育杂技性的舞蹈,以跑队形、做造型为主。其他如“立娃罗汉”、“蹬瓮”、“叠罗汉”、“过天桥”等造型都具有惊险性的技巧特色。建国后的扭秧歌、打花鼓、腰鼓,盛行一时。80年代的“迪斯科”、“柔姿舞”颇为风行。咸阳民间舞蹈,共有54个品种,其中《牛拉鼓》、《鱼龙变化》、《十八罗汉》、《子母船》、《拉犟驴》、《贼打鬼》、《捉蛐蛐》、《打酸枣》、《赶女》、《蛟龙转鼓》、《牛斗虎》、《八斩》、《肩鼓舞》、《醮师分灯》等40余个节目,均有现场录音、摄影、录像,有照片千余幅,录像带840种。 建国后,老解放区的秧歌、打花棍、腰鼓舞传入城乡,活跃非凡。1951年后,“交谊舞”在城市机关、学校开始流行,课间休息时亦组织学生表演。1960年后“友谊舞”在工人文化宫开始兴起,参与者多属机关干部、工厂工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三忠于”活动(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忠”字舞,挤占了舞台。70年代,各地重视少儿舞蹈,幼儿园、小学校普遍开展比赛活动。咸阳儿童歌舞剧《会摇尾巴的狼》参加地区歌舞会演,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市艺术馆陈菊珍编创的《鱼龙情》,1984年获全国轻纺系统文化调演一等奖,1985年获国防工厂文艺调演创作和演出一等奖。1987年市群众艺术馆举办首届“青年现代舞”大赛,选手有300人参赛。1989年陕西省少儿歌舞创作评奖中,咸阳市吴静编舞《拾麦穗的姑娘》获创作二等奖。1990年市文化局主办的“咸阳市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有10个县区400多名演员参加,舞蹈节目20余个。优秀节目有旬邑乐舞《孟姜女》、《秦王出征》,渭城舞蹈《螃蟹舞》,彬县《花枝伞》,三原《抬花轿》,兴平《桃花舞》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