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脸谱] 秦腔脸谱是化妆艺术的主要内容,是剧中角色通过外在形象表现性格特征的一种手段,主要用于净、丑两行。它随着秦腔的产生而产生,经过艺人们不断的创造和发展,在清代中叶初具规模,清末更加丰富多彩,每出戏中的人物都有了相对定型的脸谱,成为秦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秦腔脸谱风格粗犷、豪放、古朴、雄健,既有抽象之美,又有象征含义。从总体看,它就如国画中的大写意,充满浪漫色彩,特别是脑门的各种纹理,斜旋脸的反正旋及膛子、腮须,非常讲究笔锋犀利,气韵飞动,写意传神。从局部看,它又是一帧帧结构严谨、笔法细腻的工笔画,几条笔线,几样颜色,就把人物的个性、年龄、身份甚至品行气质活现于舞台,并带有“寓褒贬,别善恶,见气质于图案,寄爱憎于色彩”的评价意味。秦腔脸谱,秦风秦韵,别具一格。中国京剧脸谱的形成和发展,受其一定的影响。 【净行脸谱】 西安秦腔净行脸谱,一般类别分大红脸(关羽、赵匡胤等),粉红脸(亦称老脸,卢林、严颜等),瓦灰脸(包拯、荆轲等),大白脸(纣王、严嵩等),四页瓦(秦始皇、敬德等),通天柱(徐延昭、张飞等),五花脸(马武、单童等),巴巴脸(不挂胡子的,如杨延嗣、秦英等),旋脸(不对称,额部、颊部起旋的谱式如陈武、潘璋等),象形脸(如王彦章、孙悟空、白猿等),神道脸(杨五郎、三教等),女花脸(如钟无盐、崔秋娥等),吊吊脸(如项羽等),半截脸(如廖寅、刘彪等)。西安秦腔净行脸谱,与其他剧种净行脸谱不尽相同。如常遇春用黑花脸而不用紫膛花脸,包拯、荆轲用铁灰脸而不用酱红脸,刘瑾用大白脸而不用红花脸等,具有独特的谱式。 【丑行脸谱】 西安秦腔丑行包括纱帽丑(袍带丑)、方巾丑、草笠丑、斜衣丑、时装丑及丑旦等,其脸谱谱式比较灵活,分大椭圆(大丑)、小椭圆(小丑)、悬胆形(娃娃丑)、枣核形(武旦)、腰子形、大豆腐块(文丑、方巾丑)等。在底色方面有轻扮、重扮、本脸、揉红、死灰、腊黄等,以区别不同人物的身份、年龄和境遇。线条勾勒方面,表现憨直多用通眉、豆眼,表现奸邪用不对称的线条,表现善思者用眉间鸟形纹,表现机警灵巧用尖立眉、小鼻翼,表现老年慈祥用月形寿眉、鱼尾笑纹,表现狠毒媒旦在额上加一尾蝎子形图案。一般丑旦沿用民间习惯,额旁勾圆形拔火斑,或贴黄瓜片,耳戴红辣椒或炮仗耳坠等。新编历史剧中丑行角色多不勾豆腐块,而画吊眉、立眉、三角眼、方块眼、小吊胡等,以示人物奸邪、凶狠。 【脸谱构图】 秦腔脸谱主要有泰山眉脸、通天柱脸、整脸、斜旋脸、大白脸、半截白脸、阴阳脸、形象脸等谱式。脸谱构图重在七个部位,即眉、眼、鼻、嘴、脑、膛、腮,通过夸张、变形、象征手法,增强表现力,寓意传神,并给人以装饰美感。 ·眉· 脸谱有泰山眉、如意眉、卧蚕眉、虎豹眉、双旋眉等。如艾谦、武松画泰山眉,红底色,两道白眉从鼻孔直至两额,由细而粗,以示雄健和刚强;张飞、呼延赞等画虎豹眉,以示威武和鲁莽;神话人物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画如意眉,以示尊贵和肃穆。 ·眼· 脸谱有鹊眼、凤眼、豹眼、环眼、扫帚眼、吊珠眼、三角眼、阴阳眼等。如包拯、徐彦昭等画凤眼,以示稳重正直;张飞等画环眼,以示豪放粗莽;单雄信等画吊珠眼,以示剽悍猛勇;董卓等画三角扫帚眼,以示残暴凶狠。 ·脑门(包括印堂、眉心)· 这个部位通常叫“胎子”,也就是胎记,意为天生就有的思想性格和气质特点。一般人物多勾画火焰纹、回旋纹、云彩纹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脸谱如包拯脑门的日月图,象征其日断阳、夜断阴,如同日月,光照人间。《苟家滩》的王彦章,因其熟于水性,脑门画一青蛙,青蛙的嘴画在鼻凹处,两条前爪画在两眼上皮,演员在表演时皱眉动额闪眼皮,整个青蛙就像张口跳动一样,显示出特殊的效果。还有通天教主脑门的太极图、孟良脑门的火葫芦、杨七郎脑门的“虎”字,以及神怪戏中动物精灵脑门的猫、蛇、象等,图案构思精巧,结合表演,妙趣横生。 ·鼻和嘴· 鼻主要夸大鼻孔,有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虎鼻、山字鼻等,另外,鼻窝有圆形、尖形等。嘴主要是不带胡须的花脸,有秦英的娃娃嘴,雷震子、李元霸的鸡嘴,申公豹的歪歪嘴,龙须虎的虎嘴等。还有神怪的獠牙嘴,在嘴唇上画出许多小牙,再画上两个大獠牙,更显凶恶。 ·膛和腮· 俗称勾膛子。它直接关系到脸谱造型的整体感,是协调面部与头盔、胡须、鬓毛相互关系的重要部位,同时也是形成各种脸谱和人物性格的重要轮廓线。不同的膛子显示不同脸谱的姿态,还可以丰富、弥补演员脸型的不足。与膛子相连的腮须,大多用于二花脸,如张飞、荆轲等,于腮帮寥寥几笔,生动洒脱,顿显神采。 【脸谱色彩】 大致有红、白、黑、黄、蓝、绿、紫、金、银等色,象征性地显示忠奸善恶,烘托人物个性,通常以红表现忠义耿直,如红脸关公;以黑表现刚正严肃,如黑脸包公及英勇鲁莽的张飞;以白表现专横奸诈,如曹操、秦桧,有白脸奸贼之称;黄、绿、蓝多表现性格剽悍,勇猛顽强,如单雄信、马武等;金银色多表现神仙僧道,如如来佛等神话人物,秦始皇和孔子脸谱也多用金色,以示千古一帝和至圣贤师的尊严气度。 [表演] 西安秦腔行当分生、旦、净、丑四大类,各类中又有较细的分支。所有行当在表演身段、表演程式方面均有特定的风格,且有许多特殊的表演技巧,既表现演员的艺术功力,又兼示秦腔的艺术魅力。 【身段】 主要包括划手、眉功、眼功、身架、虎步、势子等。(略) 【程式】 主要包括三花子、滚骗马、磨棰子、使三棰、抖马、拉架子、搜门、二反等。 ·三花子· 常用于表现人物着急、气愤、激动等情绪。如《辕门射戟》中吕布射戟之前的激动心情,《赵云闯宫》中赵云欲闯宫的决心和大无畏的气概等。 ·滚骗马· 秦腔传统表演程式。多用于人物格斗得胜,追赶对象,心情激动的下场时刻。如《马武打馆》中冯彦打败马武追赶下场,《杀庙》中韩琦追赶秦香莲母子下场等。 ·磨棰子· 主要用于表现人物气愤、焦急、忧虑、恐怖等情绪。 ·使三棰· 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是秦腔演员必修的基本功。 ·抖马· 用于表现人物骑马行走的动作。分慢抖马、快抖马、单人抖马、四人抖马、抖全马、抖半马等。 ·拉架子· 用于表现将士在元帅点将出征前,整盔、理甲、贯锁、紧丝绦,抖擞精神,等待命令前的准备姿态。分单人架子、双人架子、六合架子、跳架子等。 ·搜门· 秦腔传统常用的表演程式。主要用于表现赶路、寻人、逃难和焦急、思索、踌躇等情绪。分快搜门、慢搜门、双搜门及大刀搜门、马鞭搜门等。 ·二反· 用于表现人物的愤怒、为难、焦虑、悲伤等情绪。 【特技】 主要有胡子功、梢子功、麻鞭扫灯花、带彩箭、翎子功、吹火、耍牙、咬牙、活额动发辫等。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