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西安二黄简称二黄,属皮黄声腔系统。清代中期,二黄戏出现许多科班,形成以地域划分的四大流派。西安二黄为关中派代表,以音调高昂、做派精到著称。清末,西安、长安、蓝田、户县、周至都有二黄戏班,声势颇大。实力仅次于秦腔,成为西安的第二大剧种。民国时期,西安二黄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许多班社艺人兼演二黄和秦腔两个剧种,同台演出,人称“风搅雪”。二黄所演剧目多数与秦腔相同,锣鼓、身段、脸谱亦与秦腔类似。因为二黄缺少自身特色,所以随着秦腔的兴盛,它的影响逐渐缩小。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成立时,曾设二黄班,旨在培养后继力量。但由于二黄在西安无法再形成气候,只在民间存在少数演唱活动。 【西安班】 二黄班社。清光绪二十年民国元年(1894年)前后在西安城区活动。光绪、慈禧国丧期间,禁戏半年有余,剧团歇业陷于困境。民国5年(1916年)反袁逐陆,民心惶惶,戏不上座,班子解散。 【枌榆学社】 二黄学社。清宣统三年(1911年),陕西省同盟会员、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等创建。名丑谛海山任经理,址设西安大湘子庙街浙江会馆。民国6年(1917年)4月迁钟楼东北宜春园剧场演出。以演京梆子为主,兼演各派皮黄。继因经济困难,将宜春园售给西安易俗社,班社瓦解。 【鸣盛学社】 二黄班社。民国元年(1912年)创建于西安。张凤翙、张云山联名发起,张云山主办,张榜招生,以南院门五味什字忠义祠作校舍,湖广会馆作剧场。鸣盛学社始终由军界头目作为后盾。后因军阀混战,学社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制约,难以为继,于民国7年(1918年)解散。 【庆义社】 二黄班社。民国20年(1931年)由旦角艺人王安奎创建于西安。翌年转五味什字江苏会馆演出。民国24~29年(1935~1940年)间为该班全盛时期,在关中各地及陕西部分地区享有盛誉。民国36年(1947年)因战乱解散。 【大众社】 二黄班社。1951年由外县流落西安的艺人创建于西安。后改名为西安二黄班社。先在骡马市三意社剧场,后租用南院门私人剧场(今东风剧院)演出。各路艺人纷纷归附,演职人员多达150余人。不久,班社前往户县、泾阳、三原一带演出,返回后解散。 【九龙峪】 亦名《重阳女大战菊花龙》。二黄传统剧目。该剧为刀马旦和二花脸的重头戏,戏中飞掷钢叉的武技,令人惊心动魄。 【女界牌】 亦名《黑水国》。二黄传统剧目。该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但带有荒诞色彩。 【探五阳】 亦名《二虎山》。二黄传统剧目。剧中唱腔全部为二黄调口,红生演员(王英)有大段唱词,边唱边舞,需有深厚的唱、做工力。 【黄天荡】 亦名《双罗衫》。二黄传统剧目。此剧是以老旦、小生、老丑(六外)应工的重头戏,唱、念、做(舞)均具特色。其中《汲水》、《详状》、《审陶大》为著名折戏。 【清风亭】 亦名《雷打张继保》、《天雷报》。二黄传统剧目。此剧为末角、老旦重头戏。末角用滚白以表现哭诉情状,具有感染力。其中《赶子》、《碰亭》为著名折戏。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