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眉户(迷胡、曲子戏、清曲)与碗碗腔(灯碗腔、阮儿腔、华腔) |
|
|
|
眉户和碗碗腔也是西安地方戏剧剧种。因唱腔音乐均属曲牌体系,故两个剧种通常合称为“眉碗”。 [眉户] 眉户原称迷胡,俗称“曲子戏”,文人学士称之为“清曲”。西安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迷胡戏源于隋唐时期的清曲和宋代的曲子。清代中叶,西安有了迷胡戏的演出和流传,并以西安和户县为中心流传到周至、高陵、蓝田、长安等地,号称“陕西中路曲子”。清末至民国时期,中路曲子仍沿袭着与其他大型剧种同班、同台演出的习俗,西安没有专门演出迷胡的班社。起初,迷胡演出的剧目以小戏为主,角色行当、故事情节、表现手法都比较简单,如《张连卖布》、《老小换妻》、《石榴娃烧火》等。后来,与秦腔等大型剧种同台演出,吸收和移植了许多大型剧目,如《蝴蝶杯》、《八件衣》、《刺目劝学》、《火焰驹》、《白兔记》、《小忽雷》、《劈山救母》、《刘全进瓜》、《梅降雪》、《呼延庆打擂》等,发展成为一个行当齐全、剧目丰富、表现手法多样、深受群众喜爱的大型剧种。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改迷胡为眉户,编演了许多反映边区人民生活的现代戏。如《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夫妻识字》、《两亲家》等,使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省文化局在西安成立了陕西省眉户剧团(后并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始有了舞台演出的专业团体,创作演出了著名的眉户剧《梁秋燕》、《两颗铃》、《蟠桃园》、《雷锋》、《曲江歌女》、《屠夫状元》、《飘来的媳妇》等。涌现出了一批有造诣的演员。 [碗碗腔] 碗碗腔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华腔。源于民间说唱艺术。清乾隆初年,西安始有碗碗腔班社的演出。演出以皮影形式出现,比较简单。民国时期,碗碗腔多在民间演出。1950年,碗碗腔剧《借水赠钗》首次在西安大型舞台上演,获得成功。1955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成立,兼演眉户和碗碗腔两个剧种,使碗碗腔艺术面貌一新。1964年后,陕西戏曲研究院眉碗团排演《江姐》、《红色娘子军》、《芦荡火种》等现代戏,进一步扩大了碗碗腔的影响。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 1955年创建于西安,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下属剧团。创作、改编、上演了很多优秀剧目,主要有眉户剧《妇女代表》、《刘莲英》、《苦菜花》、《迎春花开了》、《梁秋燕》、《杏花村》、《飘来的媳妇》、《钗头凤》等,碗碗腔《金碗钗》、《囊哉》、《白玉钿》、《钗头凤》等。1958年以眉户《鹰山春雷》参加陕西省现代剧目座谈会和西北五省区戏剧会演,展览演出了碗碗腔《金碗钗》。1959年,以眉户《两颗铃》参加陕西省及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献出。同年,参加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又南下华中、华南、西南十三省市巡回演出。1981年,以新编眉户剧《杏花村》参加陕西省剧本评奖大会。1982年,参加拍摄眉户戏曲艺术片《屠夫状元》的工作。在演出实践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艺术研究,编辑出版有《眉户音乐》、《华剧唱腔选》、《常用眉户曲选》、《梁秋燕》(剧本)等文集。 [剧目] 【张连卖布】 眉户传统剧目。是丑角、旦角以唱为主的小戏,富于生活气息,滑稽而多趣,有一定教育意义。 【男寡妇上坟】 眉户传统戏。此剧从不同的侧面歌颂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女主人公遗言要儿子念书别做官,表达了对旧社会不满和反抗的情绪。 【钉缸】 眉户传统神话戏。共有《遣将》、《钉缸》、《捉妖》三场,其中《钉缸》为重点场,善恶双方真真假假,在调笑中斗智,于嬉闹中展开了生死的斗争。 【寡妇验田】 眉户传统戏。戏中叙述了一位农民寡妇生活的艰难,然其勤劳善良的品格和养育子女的精神,反映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