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戏,又名“跳调”,习称“踏戏”或“杂戏”。盛行于关中合阳、韩城、大荔等县,西府周至也有流行。跳戏无职业班社,以农村社戏形式组织演出。跳戏盛行的地方,社有戏箱,村有戏台,演员由村民充任。 跳戏始于金、元时代。清代合阳翰林安锡侯诗云:“舞蹈踏春台,溯源金大定。”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 —1820),合阳一带不仅涌现出了党九苞、党麟征等跳戏表演能手,还有莘里村许莲塘(又名秉筒)兄弟二人,曾以翰林、贡生身份,跻身于戏场,装生扮旦,与村民同台踏跳。道光、咸丰年间(1821 —1861),合阳沿河各村,有戏社30多个。韩城的芝川镇,朝邑的礼庄,澄城的寺前、业善等村镇,也有跳戏流行。出众艺人有:道光年间李有才,咸丰年间党作六,同治年间党万寿,光绪年间党铁狗等。 辛亥革命后,跳戏活动日渐减少,除合阳东乡莘里村、行家庄等少数几个村社还有演出外,其他村社跳戏销声匿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跳戏班社亦近绝迹。 1949年春,合阳解放,军民联欢,行家庄跳戏社演出神话武打戏《火焰山》。1957年,该村参加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大会,演出神话剧《收红孩》,获集体表演一等奖、两名个人表演二等奖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先进奖。1979年,行家庄恢复演出《老将得胜》《战马超》《战盘河》等剧目。1982年,演出《收渔税》与《燕青打擂》,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 跳戏唱腔体制为吟诵体,有说有唱,引子、对子、诗、唱词和道白,均以吟诵形式说唱,其说唱统称〔吟诵调〕。吟诵以关中语音调值为准,唱词七字句最多,每个唱段4 —6句。吟诵分吟说、吟唱两种形式。 跳戏没有弦乐伴奏,用打击乐器,设农村社火大鼓一面,大云锣两面,大铙钹一对,小鼓二至三面,文场乐器仅有大唢呐一对。常用的唢呐曲牌有〔下场曲〕等20余种。 剧目有500余本,能上台跳唱的约300余本。内容大部出自“列国”“封神”“三国”“说唐”等说部,且以武戏为主,如《出祁山》《平魏国》《七擒孟获》《齐国乱》等。除此,还有开台演出的神、佛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