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公戏,源于古代设坛祀神仪式,因主庆者为端公佬,故称“端公戏”。盛行于陕西南郑、城固、西乡、紫阳、汉阴、安康、旬阳县境,流行于留坝、宁陕、宁强、凤县、镇安及陕西、四川交界的山区。 端公戏初为巫师以歌舞祀神驱鬼,他们装旦扮丑,跳吟表演,故有“跳端公”之说。端公头戴木面具,两额侧部各插一个或两个叠折黄表,腰扎麻带,脚穿草鞋,一手摇曳铜铃击节,伴踏跳步;一手执裹有色纸条的坛棒,指神示人。端公在坛上边跳边吟,吟之不足则唱。唱词为神歌词(又叫坛歌调),由包头(端公)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帮腔落尾伴以小锣、小鼓。 约在清嘉庆年间,端公们邀集筒子艺人参加庆坛表演,跳端公戏演出人员扩大到3—7人,形成了端公小戏,并由地摊苇席演出发展为桌台表演形式。道光、咸丰年间,端公戏出现了半职业性班社,俗称散班子。南郑、西乡、留坝等县成立了白家班、黄家班、聂家班、袁家班、龙家班等。其班主多为端公佬,一般在10人以上。演出剧目多为《闹东京》《刘海砍柴》《害岳父》《赶年》《袁老八讨子》《催粮》等。同治十年(1871)至民国初年,半职业性端公戏班,如熊家班、程家班、杨家班、何家班、陈家班、董家班、谭家班等,每班人员扩大到二三十人。老艺人有熊保善、郭兴汉、郑民宏、程代班、杨登民、吴芳秀等。活动地域扩大到甘肃西河、天水,四川广元、南江、城江等地。 1959年,西乡县城关镇成立了东风文工团,先后排演传统端公戏22个。同年创作演出《双献料》《拔秧苗》等现代戏,参加1960年陕西省新剧种会演。1960年该团编演的端公现代戏《养猪场上》,被选为参加全国职工业余会演节目。同年编演的《打麦场上》,参加了全国群英会演出,获得剧本创作奖和演出奖。安康、汉中的一些专业剧团还编演新剧十余个,其中《吹鼓手招亲》于1959年晋京汇报演出,《戏班子断案》1979年参加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 端公戏的唱腔音乐由神歌、小调、大筒子调三部分组成。板式有〔二六〕(分快慢两种)、〔一字〕(慢板)、〔四平〕、〔跺板〕和〔滚白〕。唱腔分男、女两腔,同用本嗓,女腔比男腔高。伴奏乐器文场有筒子胡,亦称“翁琴”,定“6 —3调”,笛子用G调,但亦可移调。武场有尖鼓、暴鼓、牙子(平板)、手锣、马锣、云锣。 端公戏有《八件衣》《闹东宫》《百花楼》《青石岭》《丹凤图》《天宫府拜寿》等传统剧目130多个。小戏和折子戏有《三家店》《火化纪信》《送京娘》《孙氏祭江》《沙陀搬兵》《姚期招亲》《打麦场》《掐菜薹》《纺棉花》《卖盐鱼》《八仙图》《上天梯》等。建国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打麦场》《赶工》《吹鼓手招亲》等,编创的现代戏有《双献料》《养猪场上》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