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盛行于商县、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洛南等县,安康、汉中和关中东部地区亦有演出。 花鼓戏约在清光绪三年(1877)由湖北郧阳传入商洛,后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形成商洛花鼓戏。光绪年间丹凤竹林关冯善亮的职业花鼓始有演出。该班先后传了六辈艺人,祖传师傅刘三女。演出多为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主要剧目有《送香茶》《回河南》《接干妹》《劝姑》《白扇记》《回妹》《王小拜年》《山里娃》《挑女婿》《老两口赶庙会》。清代末年至民国20年(1931)左右,班社众多,有丹凤县的竹林关班,商县的东张班、西乡班、板桥班、三十里铺班,镇安的太白庙三圣班、云盖寺安乐班、云镇峰岩艾老四班,柞水县的沙沟班、大石沟班,山阳县的杨老四班。艺人有冯善亮、刘兴全、毕占成、雷玉琴、杨三来、冀三娃、能喜娃、王飞厚、朱朝安、谭云铎、胡京武、李吉庆。因流行地域和语音不同,渐形成了商丹(商洛、丹凤)路和镇柞(镇安、柞水)路两派。商丹派花鼓,以关中语为主,杂以当地土语,曲调流畅、优美、柔和、婉转,又称北路花鼓;镇柞路花鼓,以鄂西北语系(称下河语)为主,掺入本地土语,曲调高亢、洪亮、欢快,称为南路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洛花鼓跃入大剧种行列,改变了以往“淫词俗调”“不登大雅之堂”的局面。1953年,商洛专区剧团首次改编排演了传统剧目《夫妻观灯》,1956年参加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会演,获剧本改编和演出一等奖。1958年,商洛专区剧团创作演出《种核桃》《龙凤山》等现代剧。1964年以来,镇安县剧团先后创作排演出新戏《换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洛地区剧团和镇安县剧团分别创作排练出大型花鼓戏《屠夫状元》和《牧童与小姐》,参加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屠夫状元》获创作演出甲等奖,《牧童与小姐》获创作演出乙等奖。1982年商洛地区剧团创作演出现代剧《六斤县长》,获第二届全国剧本创作一等奖。镇安县剧团创作演出花鼓现代戏《凤凰飞进光棍堂》,获第二届陕西省剧本创作二等奖。1987年商洛地区剧团创作演出《小农小贩小教师》,参加陕西省首届艺术节演出,获演出铜奖。 花鼓戏唱腔音乐由大筒子、八岔、花鼓(小调)三种腔调组成。为板式变化与民歌、小调的综合体制。腔调有〔小生调〕〔老生调〕〔板半〕〔半板〕〔阴调〕〔开门调〕。 花鼓戏唱腔没有行当差别,主要用本嗓演唱,以五声音阶为主,兼以七声音阶,4、7二音只在个别曲调中出现。徵调式最多,其次是宫、羽调式,少数为商调式。 花鼓戏传统乐器简单,弦乐器只有一把自制的大筒子胡琴,专为大筒子调伴奏。打击乐器只有柿饼锣(土锣)、撂锣(小锣)、铙钹、鼓板和笛子。乐队6人。20世纪50年代后,乐队分为文、武两场,增加了古筝、琵琶、扬琴、二胡、大提琴、银锣等乐器,大筒子改制为高音二胡,开始形成中西乐混合乐队,由14人组成。花鼓戏锣鼓点简单,仅十余首,有〔起板〕〔单纽丝〕〔双纽丝〕〔滴流子〕。 花鼓戏传统剧目分三种:(一)小调戏,代表剧目有《打铁》《打草鞋》《哥接妹》《瞎子摸妻》《贾金莲回河南》等;(二)八岔子,代表剧目有《坐西楼》《送香茶》《小东楼》《小牙楼》等;(三)大筒子,代表剧目有《蓝桥担水》《刘海戏金蝉》《血刀记》《万寿图》《山伯访友》《四姐下凡》《正德王访贤》等。现代剧目有《种核桃》《龙凤山》《换猪》《六斤县长》《凤凰飞进光棍堂》等20余出。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