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岔,有“阴八岔”和“阳八岔”之分。盛行于陕南安康、汉阴、旬阳等地。白河、平利、紫阳、西乡等地亦有流行。 “阳八岔”系清乾隆年间由湖北郧阳传入,原名“郧阳调”,也叫“花鼓戏”。“阴八岔”是以陕南地区的民间小调为基础,吸收郧阳花鼓成分而形成的。八岔采用民间鼓乐曲调,表演动作为民间小场步。清咸丰至光绪年间,旬阳、安康、汉阴等地出现民间班社30多个,有安康吴庙的张家班和刘家班、西河的王家班等,艺人有大毛娃、尚和王、胡庚源、王立德、周才芳、王长春、胡万奎等50余人。民国30年(1941)左右,因战乱和饥荒,大部分班社解体,艺人星散。 “阴八岔”为单曲调,唱调简单,音律较长,唱者不能一腔到底,需由后台人代接尾音,常用曲调有〔开门〕〔四劝〕〔采花〕〔叹四季〕〔摘黄瓜〕等20余种。“阳八岔”音节短促,不需后台接音,常用曲调有〔三起头〕〔长板〕〔落板〕〔哭板〕〔二六〕〔导板〕等。八岔的伴奏乐器有柿饼鼓、大平面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二胡、三弦、阮和琵琶。 据汉阴鲁荣贵所藏民国年间戏单可知,八岔传统戏有100多本,其中“阴八岔”剧目有《卖白布》《顶嘴》《卖胭脂》《王婆骂鸡》等,“阳八岔”剧目有《西楼会》《闹书房》《喜哥接妹》《送枕头》《坐东床》《绣蓝衫》等。二者兼演的剧目有《白玉扇》《高楼会》《错中错》等十余本。“阴八岔”多为七字句词格,“阳八岔”多用十字句词格。八岔戏小戏多,本戏少;生活故事戏多,历史故事戏少,多为唱做,无武打。 八岔戏的角色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等18行。但仍以小生、小旦、小丑等角色组成的“三小”行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旬阳、汉阴、西乡等地,相继组建起20余个民间班社,改编整理演出了《站花墙》《吴三保游春》等一批传统剧目,并培养了一批新演员。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