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戏,又名“高腔”,以弦胡伴唱及以唱腔落尾有帮腔而得名。流行于陕南、鄂西、川北交界地区。陕西主要流行于平利、镇坪、西乡、旬阳等地。 弦子戏的形成,最初从嘉庆年间民间艺人李敬谋开始起家的,后传给子孙共历180余年。弦子戏的声腔源于陕南的说唱艺术“莲花落”,仅用打击乐锣鼓和小牙板伴奏,坐班说唱。咸丰、同治年间,受“陕南曲子”影响,开始用三弦和弦胡弹拨与拉弦乐器伴奏,并改作皮影演出,正式更名“弦子腔”。 辛亥革命后,弦子影戏发展较快,家窝班打破了艺不外传的旧习,带徒传艺,至民国13年(1924),平利新建弦子影戏班社14个,从业人员100多人,涌现出李均志、李均江、王国顺、王国君、樊立龙、吴世凯、陈希布、柴富友、郭大申、王君言等一批艺人。抗日战争期间,班社解体,艺人寥落,弦子戏濒临绝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平利县剧团于1958年邀请弦子影戏艺人随团授艺,将弦子戏搬上舞台。1960年参加陕西省新剧种会演,《三石二两七》获演出一等奖。1962年,招收青年演员,由延锁长老艺人培养出第一批接班人。 弦子戏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一字板〕〔滚板〕等八种。弦子戏的唱、白均以平利话为基础,用中州韵。演唱以男角扮演,无男女腔之分,一概用本嗓,扮女角时只在句末用假嗓演唱,翻高8度,俗称“老配少”。女角登台后,多数是同腔同调。一般定调为1=F,音域为c —a2,喊号子用假嗓,音域可达c3。有的板式有欢音和苦音之分。欢音类的音阶由1 2 3 4 5 6组成,为五声宫调式;苦音类由1 2 34 5 67构成七声宫调式,4、7二音的游移性较大。 伴奏乐器,文场有弦胡、三弦、二胡,武场有暴鼓、大锣、马锣、檀板等,伴奏曲牌分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丝弦曲牌有〔挂殿〕〔小开门〕〔哭皇天〕等,唢呐曲牌有〔宫调〕〔三轮〕〔尾声〕等。锣鼓经有开场锣鼓、动作锣鼓、板头锣鼓等。 弦子戏的传统剧目有800余个,常演剧目有《追箱》《雨相喜》《春花拜寿》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