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二簧,原名“山二簧”“土二簧”或“陕二簧”。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汉剧。汉调二簧盛行于安康、汉中、商洛及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部分地区。清末至民国时期曾流行到陇东、川北、云南、鄂西、豫西等地。 汉调二簧发祥地为紫阳蒿坪河一带,清代乾隆二年(1737),在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翥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乾隆至嘉庆年间蒿坪河艺人杨履泰领泰丰班在当地演出。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在汉中西乡沙河坎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培训,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名伶有查来松、屈来寿和贺鸿生。这些艺人以后在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洛镇(一说商镇)四大流派。 汉中派:杨履泰、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班后,汉中出现了职业戏班仁丰班、汉荣班。光绪三十三年(1907)杨伟堂、苏峦玉、赵某(山阳县人)、贺保保(安康人)合伙于南郑县秦家坝大安寺开办天泰科班,辛亥革命后,杨伟堂率班返回汉中,改天泰科班为兴汉社。民国初年至30年(1912 —1941)间,出现了宁强县的贺国斌班、胡家坝的赵开志班和留坝县的唐安荣班、德燕班。抗日战争后期,职业班社仅留汉中的兴汉社,二簧戏顿呈衰弱景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兴汉社和几个业余班社人员组成汉中市平民剧社,后改为汉中市汉剧团,1967年解散,1979年重新恢复,1981年与汉中市文工团合并,取名汉中市实验剧团。该派主要盛行于汉中、南郑、西乡、城固、镇巴、勉县等地。 安康派:咸丰十年(1860)安康籍艺人范仁宝(诨名范驴子),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领瑞仁班回安康,于城内三义庙搭台售票演出,培养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艺人,同治年间出科的方、盛两科艺人,先后入关中、四川演出;清末民国初,安康出现了最有影响的十三太字班。民国8年(1919),安康艺人凌成佑,在城防驻军北洋第7师的支持下,成立了汉剧同心社,以安康城为大本营,二簧再次起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地方政府将同心社与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1956年安康人民剧院改为安康县汉剧团。专区各县也先后成立起县属专业汉剧团,从业人员300余人。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汉剧班,为汉剧培养学员75名。该派主要流行于安康、旬阳、紫阳、平利、白河、汉阴、石泉等地。 关中派:流行于西安、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嘉庆末年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往关中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富平及西安南关等地演出。受其影响,泾阳、长安、周至等地亦先后组织起二簧班社。光绪年间出现了三原的清义班、泾阳安吴寡妇班,并开始有坤伶清唱或挂衣登台。吴寡妇班搜罗艺人,延聘文人修改剧本,声誉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该班曾应诏承奉献演,得到慈禧赠匾嘉奖。辛亥革命后,陕西督军张凤翙、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在西安创办二簧鸣盛学社,培养学员200余人,成为关中地区二簧的最大科班。出科名伶有山鸣岐、刘鸣祥、张鸣峰、雷鸣震,演出剧目《火轮牌》《汜水关》《破桃山》《出五关》《过巴州》。民国14年(1925),驻军贾兴运也组织了一个二簧班。民国20年(1931),艺人王安奎创办志义科班,同时出现庆义社和中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鸣盛学社、庆义社等汉调二簧班社合并为大众剧社,活动三年后散班。自此,关中地区再无专业二簧剧团,仅西安、蓝田、户县尚有二簧会,经常组织一些业余演唱活动。 洛镇(一说商镇)派:盛行于镇安、山阳、商县、洛南。同治、光绪年间(1862 —1908),出科于汉中西乡沙河坎杨金年科班的名艺人贺鸿生,曾从湖北、陕西关中往返于商洛地区传播二簧,培养出赵安子、吴宝卿、简德昭、王广翠等一批二簧艺人。随后出现了丹凤县竹林的姚政班和镇安县凤凰嘴的叶家班等。光绪二十四年(1898),慈禧太后诏赵、吴进宫演唱。姚政班也举办科班,培养出“广”“庆”两科艺人50余名。民国时期,出现了柞水县北河代大爷班、商县城内 孔海山的商山升平社、商县北区的屈映南班、镇安县城姚再胜的五福班、云盖寺的安乐社和柞水石镇、商县黑龙口、韩峪川、杨斜、东乡等地的二簧班等十余个班社,演出剧目《斩黄袍》《天水关》《端午门》《月明楼》《望儿楼》。抗日战争期间,洛镇派汉调二簧演出萧条,不少班社解体。至抗日战争末期,只有柞水抗战剧团演出。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战剧团为基础,建立了商洛新生剧团。1956年秋,镇安县以三胜班为基础组建了群众剧团。1957年后又相继成立了山阳县和镇安县专业汉剧团,常在山阳、商县、洛南、丹凤等地巡回演出,并招收培养演员。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