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陕西省舞蹈工作者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 《花儿与少年》(歌舞) 1956年创作,编舞章民新,作词朱仲录,编曲吕冰,歌词内容:春风吹醒凤凰山,山前流水映蓝天,杨柳迎风点头笑,桃花悄悄红了脸。舞蹈具有鲜明的“花儿”特色和地方风格,抒情优美的格调,表现青海高原青年男女的爱情幸福生活。1957年参加全国专业歌舞会演,并入选中国青年艺术代表团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剧本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0年,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式上表演,受到中外观众欢迎。 《老两口比干劲》(双人舞) 1958年创作,编舞章民新,打击乐设计安志顺。舞蹈风趣、诙谐,运用动画式表现手法,借助新颖、活泼的打击乐伴奏,塑造出老两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乡,积极劳动生产的感人形象。 《女社员》(歌舞) 1962年创作,编导张祯祥,作曲陈增棠,作词孙尔敏、张祯祥。歌词内容:秋高气爽九月天,妇女喜摘丰收棉。你追我赶忙不停,雪海银山歌声喧。舞蹈以欢快的韩城秧歌为基调,借助渭北的地方戏曲音乐素材,表现渭河两岸妇女们喜摘新棉的景象。该舞曾在群众中广为普及,1965年《舞蹈》杂志第5期发表。 《边区生产歌》(组歌舞) 1963年创作,编导章民新、卫天西、张国衡、马满堂、张勇、康正顾、曼石,作曲、编曲吕冰、陈增棠、向音,作词、编词李晓白、刘志诚等。以大型组歌舞形式,再现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响应党中央、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歌颂了当年的大生产运动,弘扬了延安革命精神。 《喜开镰》(歌舞) 1963年创作,编导、作词卫天西,作曲吕冰。舞蹈通过唱、说、舞、演,表现了关中八百里秦川龙口夺食的繁忙景象。塑造出关中老农乐观、诙谐的性格,表现了农业丰收的愉快心情。此节目在群众中广为普及。辑入1965年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编印出版的《群众歌舞材料》第1辑。 《兰花花》(歌舞剧) 1979年创作,编剧刘艺,作曲贺艺,编舞、导演吕峰。此剧以驰名中外的陕北民歌《兰花花》为素材,发展为六场歌舞剧。运用陕北民歌和民间舞蹈,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对生活热恋的陕北姑娘形象。1979年赴京参加纪念建国30周年文艺演出,获创作、演出二等奖。 《奔驰》(独舞) 1980年创作,编导裴洪,作曲司文虎。舞蹈吸收运用了现代踢踏舞有关技巧和节奏变化,以娴熟的技艺和强弱快慢变化的声响,塑造一位边防战士顶风冒雪巡逻边疆的情景。在全国第一届舞蹈比赛中获创作、表演三等奖。 《突围前夜》(独幕舞剧) 1981年创作,编导马满堂、薛丽娜,作曲司文虎。舞蹈表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部与明军在潼关南塬大战失利后,为保存军事实力进行突围的情景。该舞曾在1981年陕西省首届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创作、演出一等奖。 《延安儿童团》(歌舞剧) 1981年创作,编剧杨明春、吴传书、吕峰,作曲贺艺,导演吕峰。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歌颂陕甘宁边区儿童团在解放的艰苦岁月中,机智勇敢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故事。1982年在全国儿童剧会演中获创作、演出二等奖。 《仿唐乐舞》 1983年创作,总体设计苏文、黎琦、陈增棠,编导史亚男、张勇、王乃兴、卫天西,作词黎琦、艺萌,作曲陈增棠、安志顺等。《仿唐乐舞》是陕西省第一台表现盛唐宫廷乐舞艺术的作品,为探索民族乐舞开创了一条新路。它将古代宫廷“乐”与“舞”有机结合成典雅、古朴的格调,久演不衰。多次出访日本、丹麦、瑞典、冰岛、挪威、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苏联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其中部分节目曾赴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美国等地演出,有关曲目曾在亚洲音乐节上获奖。誉满舞坛,演出达2000余场。 《唐·长安乐舞》 1983年创作,编导卫天西、周龙、张曼石、康正顾、宫定远,作曲、编曲吕冰、关铭、吉喆,舞美设计柯方、安华、赵翔、李金保、樊林、秦福安等。该舞将原《长相思》舞剧中一些精彩舞段经过加工、整理创新成具有民族气魄的古代乐舞,再现了中国盛唐宫廷乐舞恢弘的场面和精湛的艺术风采,演出逾2000多场。曾出访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秦俑魂》(舞剧) 1985年创作,编剧冀福记,改编孙鸿、梁树燕、李淑芬、马平,编导孙鸿、马平、李淑芬、王重生、方明,作曲赵季平、尚建三、纪溪平、张庆祥。舞剧以磅礴的气势、恢弘的场面,描写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功绩,再现了秦兵马俑坑的壮阔场景。1987年荣获陕西省西安市第一届艺术节金奖,相继出访英国、荷兰、民主德国,受到广大中外观众的赞誉。 《昭陵六骏》(舞蹈) 1986年创作,编导张勇,作曲司文虎。通过塑造唐太宗李世民所爱的六匹坐骑的不同形象,歌颂盛唐秦王的显赫战功,为乐舞《唐都风情》中的一个重点节目。获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创作一等奖。 《花木兰》(独舞) 1986年创作,编导张祯祥,作曲丁永光。以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为素材创作的女子独舞,原名《红装素裹》。1981年由延安歌舞剧团演出,在全省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奖。1986年,经再次加工,由陕歌古典艺术团演出,曾在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中获演出三等奖。 《安塞腰鼓》(舞蹈) 1986年创作,编导陈永龙,作曲郭世银。以铿锵的节奏,激越的鼓声和娴熟的技艺,生动地展现了陕北高原人民的精神风貌,给人们以力与美的艺术感染,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自娱性、竞技性、整体性。鼓手情绪潇洒、自如,表演气宇轩昂,曾多次获省市级创作、演出一等奖。1986年在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大奖。曾多次参加电影、电视片的拍摄。1988年,由300人组成的安塞腰鼓队参加了全国首届农运会开幕式。1990年,由450人组成的安塞腰鼓队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安塞腰鼓”被誉为陕北民间舞蹈的艺术瑰宝。 《长恨歌》(舞剧) 1988年创作,艺术指导刘法鲁,文字脚本航海,编导孙鸿、李淑芬、马平、方明,作曲司文虎,设计王云程。编导将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唐诗《长恨歌》创编为优美、抒情的舞剧,运用婀娜多姿的舞姿,辉煌艳丽的色彩,感人肺腑的情节,扑朔迷离的手法,通过唐明皇与爱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李唐王朝的兴衰。1989年获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创作金奖,并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