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群众舞蹈 建国初期,广大群众扭秧歌表现翻身解放的喜悦,1952年后逐渐在城市兴起交际舞热潮。1956年初陕西省群众艺术馆成立后,负责开展全省群众舞蹈活动,辅导群众创作、培训业务骨干和搜集、挖掘民间舞蹈艺术。培训了一大批群众业余舞蹈骨干。1959年全省群众文艺会演,榆林创作的40人表演的大型踢场子《同庆丰收》,汉中创作的《背粪》《张二嫂喜洋洋》,咸阳市创作的《产院门前》,西安国棉四厂创作的《欢迎标兵》等,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鲜花朵朵开》在全省发行。1960年宝鸡创作的《端阳节》《忙坏了统计员》《山桃花》,安康地区创作的《蚕女织锦献亲人》,西安创作的《友谊之花》《摘花椒》等一批歌舞,在全国第二届职工文艺会演中获得好评。20世纪70年代前后,创作了《小八路见到毛主席》《延河畔上的女石匠》《支前路上》《送粮路上》《月夜战歌》《快乐的女油漆工》《纺织工人三姐妹》等歌舞节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舞蹈创作更加活跃。1979年,在全省群众文艺会演中延安地区创作了《安塞腰鼓》、榆林地区创作了《跑驴》《送郎当红军》《飞鞭迎春》等,西安创作了《我和小树一起长》。1980年,延安创作的《踏青》,汉中创作的《汉水鱼鹰》《猎鼓》,榆林创作的《拉毛驴的小女婿》等,参加了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西安小天鹅艺术团演出的儿童音乐舞蹈专场,参加了1989年省第二届艺术节和“西北荟萃”,其中《快乐的贝贝》《拥年秧歌》等获奖。安康创作的《缫丝姑娘》《割漆舞》,汉中创作的《送郎当红军》,渭南地区创作的《农家乐》等,均获得优秀创作演出奖。安康创作的《闹洞房》,延安创作的《掐蒜苔》,榆林创作的《场子秧歌》等荣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咸阳的《牛拉鼓》,三原的《筒子龙》《十八罗汉》,延安的《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勉县的《五节龙》,西安的《飞龙》《百面锣鼓》,榆林的《场子秧歌》等一批民间舞蹈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国际旅游年暨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的广场开幕式,受到中外观众好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性舞蹈活动曾出现过跳迪斯科、霹雳舞热潮。陕西省相继于1987年、1988年在西安举办过“铁龙标”“金秋杯”等各种大赛活动。1989年以来,“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和自娱性交谊舞广为普及,不少地区曾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和不同形式比赛,不少城市也建立了营业性舞厅。在城市兴起的社会舞蹈活动、农村出现的春节大社火热潮,均有助于民族舞蹈文化的普及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 少儿舞蹈 1976—1982年间,陕西省群众艺术馆总结推广西安市新城区在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集体舞活动的经验。在全省各地市开展了近百万少年儿童和学龄前儿童参加的跳集体舞活动,并相继在西安、宝鸡、铜川多次召开现场会,举办学习班、创作会、作品评比等,全省普及了数百个儿童集体舞节目,编印了儿童集体舞创作选集。 1985年,小天鹅艺术团成立,他们创作的《童子仿唐乐舞》《延水长长》等新作,参加省、市艺术节并赴京汇报演出,其中《真好玩》《吹彩泡》《打马球》《荷花童子》《鼙鼓舞》《游春》等参加了全国儿童舞蹈创作录像比赛,受到奖励。1988年,陕西省部分少儿舞蹈节目组成员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中国少年儿童代表团赴保加利亚参加第四届世界“和平旗帜”联欢大会艺术演出,与上百个国家的少年儿童代表欢聚一堂。 西安、铜川、汉中、宝鸡建立起少儿舞蹈艺术培训中心和少儿业余舞蹈学校,各地艺术馆、文化馆、少年宫、妇联等组织,也积极开展了少年儿童舞蹈活动。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