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舞蹈源于西周。周王朝把舞蹈列入贵族子弟受教育的内容。周礼中所说的《六舞》又称《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大卷》舞,唐尧时的《大咸》舞,虞舜时的《大磬》舞,夏禹时的《大夏》舞,商汤时的《大濩》舞和西周的《大武》舞。当时镐京流行《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还有人们求雨用的《舞雩》和驱除疫疾所用的《傩》。周、秦、汉、唐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中国古代乐舞、百戏发展的顶峰。陕北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东汉画像石、耀县药王山的北魏石刻、唐郑仁泰墓葬出土的乐舞俑、唐李寿墓棺椁石刻等大量历史文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汉唐乐舞、百戏的容貌。陕西省各地流传的许多民间舞蹈和传统社火节目中,有许多形式同中国古代乐舞、百戏一脉相承,这无疑是中国古代乐舞、百戏、散乐、民间舞队、宋元杂剧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民间发展演变、广为流传的佐证。 周王朝在陕西建立后,在周公旦主持下,对各氏族部落代表性乐舞进行了集中、整理和增删,建立起严格的乐舞制度。宫廷设置了庞大的乐舞机构,由大司乐掌管。著名的《六舞》《小舞》等,相传都是周初的礼仪祭祀乐舞。《六舞》即《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云门》相传是黄帝时的乐舞,是周用于祭祀天神、地神、祭祀“四望”(古指日月星海);《大夏》相传是夏禹时的乐舞,周用于祭祀先妣;《大武》是颂扬武王伐纣,用于祭祀先祖的乐舞。《小舞》是西周贵族少年子弟跳的六种祭祀舞蹈,即《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周代还流传着许多少数民族乐舞即《四裔舞》、民间《散乐》等,大都用于宴飨。 周王朝的乐舞礼仪,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王的乐舞用八佾,即8行,每行8人共计64人表演;诸侯乐舞表演用六佾,即6行,每行6人,共计36人(也有一说用18人的);大夫用四佾,即由16人表演(一说用20至30人表演的)。周代严格的乐舞制度,为中国古代乐舞礼仪奠定了基础。当时产生并被历代封建君主视为“先王之乐”的“雅乐”,后来成为历代统治者祭祀、朝贺、宴飨和宣扬文治武功的正式礼仪。 周代民间的大傩与巫风比较盛行。“傩仪”又称“驱傩”,是古人驱鬼、除疫的一种仪式,不仅在宫廷中盛行,民间也颇为活跃。最早以方相氏带领十二兽表演,传至宋代将方相氏“驱傩”衍化为判官、门神和其他人物表演,使傩仪更贴近生活。陕北秧歌中的“沿门子”、关中社火中的“踩院子”、陕南玩灯时的参神拜祖、洋县流传的“扫五穷”、城固笑和尚耍狮子表演的“过关”、合阳县东雷村的上锣鼓、周至马社火的“转门”等程式,均是中国古老“傩仪”的遗存。 公元前206年,汉武帝派张骞(今陕西城固人)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西域乐舞及印度佛教随后传入中国,使中国的乐舞、百戏等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汉乐府是汉王朝在秦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管乐舞的机构。汉乐府广泛采集、整理和加工,吸收民间乐舞和西域乐舞的有益因素,为乐舞、百戏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百戏又称“角抵”,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歌唱、舞蹈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三年(前108)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这次活动堪称是中国最早在京都(长安)举办的一次大规模的艺术会演。汉代百戏在宫廷、民间都很活跃,“倡优奇变之乐”“戏倡舞象”宴请宾客。甚至安葬亡人,也要将墓主人生前所爱的乐舞、百戏刻制在墓穴青石上。陕西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石,再现了汉代乐舞、百戏活动盛况。 汉代乐舞、百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著名的有《建鼓舞》《盘鼓舞》(又称七盘舞)、《剑舞》《巾舞》《鞞舞》《铎舞》《巴渝舞》《踏歌》《踏鞠舞》《沐猴舞》等。东汉张衡所著《西京赋》对汉代长安百戏表演有生动描述。至今流传于陕西各地社火中的高跷、芯子和民间杂耍“小人打架”等,均有秦汉百戏的痕迹。三原县的“筒子龙”,宝鸡县的“刁鼓”,具有汉代百戏“鱼龙曼衍”和《建鼓舞》的遗韵。 汉代乐舞伎的出现,使乐舞、百戏表演逐步走向专业化。乐舞伎从小学舞习乐,对汉代乐舞、百戏的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汉代乐舞、百戏,受楚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影响,有了新颖、独特的韵律和格调。汉高祖刘邦酷爱楚舞楚歌,他编创的《大风歌》具有楚声楚韵,他所宠爱的戚夫人擅长“翘袖折腰之舞”。翘袖、折腰是楚舞的典型动作,迄今流传的“S”形三道弯的舞蹈动作具有楚舞韵味,并成为中国古代汉族舞蹈的代表性造型,长期影响着汉族舞蹈的发展。 唐王朝建立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当时京都长安人口逾百万,成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和对外友好交往的中心,著名诗人、学者、艺术家云集于此。唐代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散文、绘画、雕塑、建筑、医学、天文等方面发展的鼎盛时期,更是古代乐舞艺术发展的顶峰。唐继承隋制的《七部乐》《九部乐》,至贞观十一年至十六年间(637— 642)增改为《十部乐》,即《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在中原乐舞基础上吸收、融会各兄弟民族的乐舞创造了许多新曲、新舞,并根据表演的形式、内容、规模和场地,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坐部伎在厅堂里演出,演出人数少、规模小,表演比较精致,技巧水平较高。其中有《燕乐》(包括《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以及《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破阵乐》六部。立部伎在堂前站着表演,类似当今的广场表演形式,表演人数多、规模大,气氛热烈感人。包括《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八部。《破阵乐》是唐代著名乐舞,立、坐部伎均组织表演,它是根据一首颂扬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国家的《秦王破阵曲》创制的。《旧唐书·音乐志》载:“破阵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古车战二十五乘为偏,步卒五人为伍),鱼丽鹅鹳,箕张箕舒,交错屈伸,首尾迥互,以象战阵之形。”高宗时(656年左右)改为《神功破阵乐》,成为用于祭祀的武舞。 《太平乐》 又称《五方狮子舞》。南北朝时民间已流传狮子舞,诗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唐代许多诗人、画家、雕塑家都曾以自己的创作为唐代乐舞写下无数名诗佳作,绘制了大量的精美壁画、彩俑、石刻、雕刻艺术作品,成为陕西珍贵的历史文物。 随着乐舞的发展,大曲和民间歌舞戏也十分活跃。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结合而成的一种多段体歌舞表演形式。由唐玄宗根据印度佛曲《婆罗门曲》编制的《霓裳羽衣曲》,有独舞、双人舞表演形式,还有数百人表演的群舞场面。而由唐玄宗爱妃杨玉环表演的《霓裳羽衣曲》,则成为世代传颂的唐代乐舞佳作。《踏摇娘》《拨头》《大面》等,皆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和不同的人物形象,通过载歌载舞的表演反映一定内容,显示唐代一些乐舞已具有戏剧性的因素。陕西一些民间小歌舞和对对戏有头有尾的情节和人物性格,受到唐代民间歌舞的影响,并经过宋元杂剧哺育,终于形成了民间特有的歌舞形式。 唐代许多帝王大都喜爱乐舞、知音律、善编创,太宗创制的《秦王破阵乐》、武则天作的《鸟歌万寿乐》、玄宗创制新曲40多首,其中如《霓裳羽衣曲》《凌波神曲》等,都是颇负盛名的乐舞节目。陕西省蒲城县三合乡双庙村西南处保存着一通唐代国公主墓碑,碑文“……神功初,则天太后御明堂,圣上年六岁为楚王,舞长命女令,主年十三为皇孙作安公子。岐王年五岁,为魏王,弄兰陵王兼为行主。词曰:‘卫王入场,祝愿神皇,神皇万岁,孙子成行。’公主年四岁与寿昌公主对舞西凉,殿上群臣喊呼万岁……”这段碑文记述了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唐为周,立号圣神皇帝,举行登基典礼并在明堂大宴群臣时,组织她的孙儿孙女进行乐舞表演的盛况。当时年仅4岁的代国公主、5岁的卫王李范(后改封为岐王)粉墨登场,先说了一段开场祝词,顿时群臣笑语满堂,接着他头戴面具,手执道具表演了一出《兰陵王》。年仅6岁的楚王李隆基婉丽俊雅,他男扮女装惟妙惟肖地表演一曲《长命女令》。13岁的宋王李成器年最长,他表演了《安公子》。代国公主年仅4岁,与她大姐寿昌公主对舞了《西凉》,群臣呼喊万岁。 唐代重视乐舞伎人才的培养和专业队伍的组织提高。唐代长安设立的教坊、梨园、宜春院等是中国古代首次建立起的宫廷歌舞音乐场所,唐玄宗亲自任教练并参与演出活动。唐代乐舞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兼收并蓄,具有崭新的艺术风貌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中国古代乐舞艺术。特别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民族乐舞文化融入宗教意识,向更为深邃的艺术境界拓展,成为更有民族思想和审美情趣及民俗特征的乐舞艺术。 宋代舞蹈分宫廷舞蹈与民间舞蹈两大分支。宫廷舞蹈是由官方供养排练,为皇家及皇宫士绅服务的“队舞”;民间舞蹈是活跃于瓦舍街巷、茶肆之间,穿街走巷,深入村庄表演的民间艺人,叫“舞队”,宋人也称之为“社火”。队舞属雅文化范畴,为适应宫廷和士大夫情趣,偏重形式和程序,雍容华贵、绮丽纤巧有余,生动活泼、朴素健康不足;舞队则属俗文化范畴,朝气蓬勃,轻松愉快,根植民间,题材广泛,为民众喜闻乐见。二者从不同侧面为元明杂剧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明、清以来,陕西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渐下降,迄今流传在各地的民间艺术、民间舞蹈和各种社火节目,除了具有秦、汉和盛唐古代乐舞、百戏的一些遗风外,绝大部分仍保持着宋代民间舞队和明、清秧歌伞!短嚼帧酚晌逯植煌丈氖ㄗ油”硌?并由执拂尘的人进行引逗,旁边还站有120名侲子高唱《太平歌》,场面浩大,气势雄伟。同当今陕西各地流传的狮子舞相似。城固、洋县、西乡、商南表演狮子舞颇有唐时《太平乐》的痕迹。南郑县表演的《高台狮子》,富县、户县流传的《狮子爬老杆》,也都具有“踩幢上索”惊险悬妙的杂技、马戏色彩。 唐时的乐舞,为适应宫廷和达官显贵们宴飨盛会的表演环境,演出趋向小型化,出现了一些独舞、双人舞形式,使乐舞又分成了“健舞”与“软舞”两类。“健舞”刚劲有力、粗犷奔放,如《剑器》《胡旋》《胡腾》《柘枝》《阿辽》《佛林》《阿连》等;“软舞”优美抒情,柔软轻盈,包括《绿腰》(又称“六幺”)、《凉州》《鸟夜啼》《春莺啭》《兰陵王》《团乱旋》《垂手罗》《回波乐》《苏合香》《屈柘枝》《甘州》等。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生动地描述了唐代的剑器舞表演缁稹⒒ɑ峄疃母窬帧?981年延安出土的腰鼓画像砖、1983年甘泉县出土的秧歌画像砖,其舞姿动态造型均属宋金时期的民间舞蹈砖雕。1984年在绥德龙湾出土的东汉灰陶舞俑,其造型颇似当今陕北踢场子表演中的“金鸡独立”形象。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