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艺术首页 | 西安艺术 | 宝鸡艺术 | 咸阳艺术 | 铜川艺术 | 渭南艺术 | 延安艺术 | 榆林艺术 | 汉中艺术 | 安康艺术 | 商洛艺术 | 杨凌艺术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全 > 正文
皮影社团
  2013-11-17 13:43:58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岐山王庆皮影班 由岐山县马江乡王庆创办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至1982年经历六代传人。王庆演唱弦板腔,其子王忠清演唱西府灯盏头碗碗腔,其孙王振彩演唱西府碗碗腔,第四代王静荣演唱西府秦腔,演出剧目达300多本,第五代、第六代王积娃、王云飞演唱西府秦腔,活动于宝鸡、咸阳、西安、岐山及甘肃天水、庆阳一带,颇有名声。
    千阳齐家皮影班 创办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1938年后代传人千阳县南寨乡齐宝魁组领灯盏头腔皮影班,活动于千阳、凤翔、岐山、陇东一带。齐宝魁本人善手挑口唱,能唱50多本戏,演唱剧目有《剪红灯》、《五云炸》、《五福堂》等。1956年参加陕西省首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齐宝魁获奖。
    王文皮影班 清同治元年(1862)礼泉县皮影戏名艺人王文创办。开始唱道情,后改唱弦板腔。家传四代,其子王彦凯,以文戏见长,其孙王金栓,以武戏见长,曾孙王天德文武兼备,以马戏见长。王天德7岁学艺,20岁当“前手”,领班闯荡各地,名扬三秦。他一生演唱剧目300多本,1956年、1958年他两次率班参加陕西省皮影、木偶会演,获表演一等奖。他曾向省剧目工作室贡献《木门道》等皮影戏剧本100多个。
    眉县下河寨皮影班眉县城关王长宫创办于清光绪元年(1875)。主要艺人有王天绪、曹培成、姚玉民等。活动于眉县、岐山、宝鸡一带,演唱剧目有《三顾茅庐》、《秦琼打擂》、《通天河》等20多本。
    眉县祁家皮影班 创办于清代中叶。光绪二十六年(1900)。朱镇领班,演唱秦腔、曲子和灯盏头腔皮影戏。民国18年(1929)转由付碎庆领班,主要艺人有朱耳、张秋喜、赵二等。1957年经县政府批准,以该班为基础成立眉县重光皮影社,朱海中为社长,演唱西府灯盏头腔皮影戏。1958年解散。
    渭南焦家皮影班 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渭南著名皮影艺人“一杆旗”(杜升初)领班,活动于渭北及西安一带。杜升初领班达50年之久,他演唱、乐器、编剧样样精通。该班除了能演唱李十三的“十大本”外,还演唱杜升初自编的《燕子笺》、《钗钏》、《慎鸾交》等40多本。1951年,杜升初以73岁高龄到西安演出《逼上梁山》、《红娘子》,受到群众称赞。他口述传世剧本有20多个。
    富平“焕子娃”皮影班 创办于民国初年。由富平县著名皮影艺人段天焕(焕子娃)领班。段天焕唱功深厚,嗓音独特,一人包唱生旦净丑,能唱80多本戏。新中国成立后,富平县政府将该班改编为民乐皮影社,段天焕为社长。1956年该社参加陕西省首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观表》、《剪梅鹿》等,获演出一等奖,段天焕获个人一等奖。1961年该社更名天焕富平皮影社,赴京进怀仁堂演出,周恩来、朱德、陈毅、习仲勋等领导人观看,并合影留念。1975年,同礼泉、华县皮影队组团进京演出,受到称赞。
    临潼李家皮影社 创办于民国初年。1945年李世忠领班,活动于临潼、蓝田、高陵、长安、西安、户县一带。李世忠生丑净旦、挑唱敲拉,样样娴熟,人称“全挂挂”皮影把式,他一人能唱50多本戏。1956年临潼县政府接管皮影社,更名为红星皮影社,李世忠为社长。1962年更名为临潼县道情皮影社,1956年和1958年李两次率皮影社参加陕西民间戏曲会演,获演出奖和个人一等奖。还创作演出《红梅岭》、《英英婚事》等一批现代戏。
    西安德庆皮影社 1952年7月成立。由著名皮影艺人“红菊花”谢德龙任社长,卢成福任副社长。主要演艺人员有李俊民、李世杰、郝炳黎、张明升等十多人。1957年,在西安市平安市场修建了专用剧场。该社对影戏的演唱、舞台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过去由“前手”一人包唱全部角色,改为男声、女声分唱和配唱,将原来七寸人影放大为一尺二寸,将亮子扩大了近两倍,演出效果更好。他们挖掘、整理和演唱了200多本戏,其中有现代戏《宝娃参军》、《好媳妇》、《白毛女》、《三世仇》等几十本,演出接待过30多个国家的友人。1956年参加陕西省首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获集体一等奖,谢德龙获个人一等奖。
    大荔县皮影社 1951年成立。主要成员有雷文立、张水龙、王善子、雷山朝等。1956年参加陕西省首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雷文立主唱的《撑船》获演员一等奖。1966年皮影社解散。1974年,县文化馆又组织以雷文立为社长的皮影社,并培养了一批新手。1980年解散。
    华县革新皮影社 1952年成立。全社16人,主要演职人员有史长才、段转富、王平安等,演唱老腔、碗碗腔,活动于华县、华阴、大荔、潼关一带。1955年又培训新生,第一次招收两名女学员。主要演唱剧目有《鱼腹山》、《红娘子》、《白蛇传》、《游龟山》及现代戏《捉特务》等。1956年参加陕西首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获集体二等奖。“文化大革命”中皮影社解散。1975年,著名老腔皮影艺人张全生重新组织张全生皮影社,活动于华县及合阳一带,颇有影响。
    旬阳县道情皮影社 1957年经旬阳县政府批准成立。庞德让任社长,成员有庞世堂、向纪文、谢兴国、吴定国等。该社实力雄厚,庞世堂两手能耍8个皮影,神态各异,演唱《红灯会》,一次上4个丑角,各有特点。庞德让一人能唱10门角色,可演唱80多个剧目。谢兴国的皮弦演奏,堪称一绝。代荣吹竹笛能贯双音,唢呐更有绝技。演出剧目有《临潼山》、《青铜关》、《红灯会》等。1963年皮影社解散。
    华县皮影剧团 1958年成立,主要成员有潘经略、郝炳黎、刘文信、吕思道等。曾演出许多现代戏,如《穷人恨》、《三世仇》、《白毛女》、《二巧离婚》等。1956年参加陕西省首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潘经略获表演二等奖。197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该社拍摄了《皮影轻骑队》纪录片。1987年,参加全国部分省市皮影邀请赛,潘经略获表演二等奖。1988年,应中央美术学院邀请,赴京表演。曾多次为德国、美国友人演出。
    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皮影队 原名陕西省傀儡艺术剧团皮影队,成立于1960年。皮影队吸收了著名皮影雕刻艺人李占文、李纯等,为剧团培养了一批皮影雕刻工作者,并排演秦腔皮影戏。1962年皮影队撤销。1986年恢复,并对皮影舞台、布景、影件、音乐、唱腔等进行了革新。1987年参加全国部分省市皮影戏调演,《老鼠偷油》、《闹元宵》、《武松打店》获演出二等奖。1989年参加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女娲补天》获铜牌奖。还曾为法国等国际友人演出和传授皮影雕刻艺术。

编辑:秦人
陕西省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户县钟馗故里 古汉台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药王山景区 法门寺 瓦窑堡革命旧址
万花山风景区 神府煤海工业区 杨贵妃墓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 金丝峡丹江漂流 西安广新园民族村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洛南文庙 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
陕西省美食 更多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又嫩 当然有技巧
打假时间到 教你鉴别羊肉、红酒的真假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 打假时间到 教你鉴
精致的袖珍美食 挑 这些被扔掉的部分才
可以吃下去的美貌酒 告诉你真正的“日本
“可可树”新派甜品 睡前食物红黑榜 胖
不知道吧 微波炉原 风靡中国的潮汕砂锅
陕西省特产 更多
陕西特产大礼盒[图]
陕西八大怪泥塑 LED灯皮影系列
陕西土特产品旅游纪 陕西工艺美术品
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 陕西旅游纪念品
榆林地毯 蓝田玉雕
安康绞股蓝 陕南天麻
推荐信息  
·镇安花鼓
·陕西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
·陕西民间舞蹈名称及其流传地区
·陕西艺术作品目录
·华阴西王“华山红社火”血故事[图]
·陕北安塞腰鼓
·安塞剪纸
·洛川毛麻绣
·洛川剪纸
·洛川文狮子(图)
·洛川蹩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城走(竹)马戏
·阎良核雕技艺
·华阴老腔——传唱千年的原生态艺术
最新更新  
·古代皮影
·提线木偶音乐及专用乐器
·木偶表演场所
·木偶制作
·陕西木偶艺术介绍
·陕西木偶与皮影
·建国后的杂技
·陕甘宁边区魔术杂技
·陕西古代杂技
·陕西魔术与杂技
·陕西书法刊物
·陕西书学组织
·陕西流传碑石
·陕西散见碑刻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间艺术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yish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