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木偶剧目与著述 提线木偶戏的代表剧目 主要有《西厢记》(李银选口述),《卖方郎》(合阳线戏社存本》,《猪血记》(合阳晨光线戏社存本,又名《铡刘英》、《兽报恩》),《蜜蜡珠》(合阳线戏社存本),《白玉庵》(合阳线戏社存本),《瓦刀计》(合阳线戏社存本),《龙凤针》(合阳线戏社存本,又名《五龙扑河》。在合阳线戏老剧本中,原有12本“龙凤戏”,如《龙凤配》、《龙凤旗》、《龙凤灯》、《龙凤环》、《龙凤匣》、《龙凤阁》等,《龙凤针》是其中一本流传很久的剧目),《创业剑》(合阳线戏社存本),《杨文广》(合阳线戏社存本,又名《杨文广征西》,是《杨家将演义》中传统剧目之一),《吕后篡位》(合阳线戏社存本,又名《陈平保国》),《祥麟镜》(合阳线戏剧团存本),《清凉山》(王伯裕存本),《四兰记》(张介臣存本,又名《四兰进京》、《四兰兰》),《照乘珠》(程增帮存本 ,光绪七年手抄本,又名《四国攻齐》、《登台笑客》,故事见《列国演义》第五十六回),《碧霞宫》(合阳晨光线戏社存本,又名《陈红逼宫》、《风云扇》),《合凤裙》(王伯裕存本,又名《凤裙认子》),《金玉坠》(吉子正存本),《梅花镜》(光绪三年手抄本,张树民存本,又名《鸳鸯剑》),《山河图》(王伯裕存本,又名《梅玉环》),《玉凤簪》(王伯裕存本),《破凤台》(合阳晨光线戏社存本),《金山峪》(合阳晨光线戏社存本),《谪仙楼》(马静轩存本),《碧玉环》(彭义生、张介臣口述本,又名《审哑》),《黄蜡印》(合阳晨光线戏社存本,又名《决山寺》),《宝莲珠》(合阳晨光线戏社存本),《错中错》(张树民光绪十五年抄存本,又名《九连珠》),《白汗衫》(合阳晨光线戏社存本,原名《钗钏记》,为明传奇改编),《金钟罩》(合阳晨光线戏社存本),《蝴蝶杯》(张介臣存本),《五彩莲》(魏润生口述本),《鸾凤钗》(张介臣存本),《小阳河》(魏润生口述本),《访江南》(又名《乾隆王下江南》,魏天才口述本),《鸳鸯楼》(张介臣存本),《龙凤灯》(合阳线戏剧团存本)。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剧目是“三箱”(《百宝箱》、《囊哉装箱》、《西厢记》),“二楼”(《谪仙楼》、《鸳鸯楼》),“双钗”(《金琬钗》、《双凤钗》)等。近年来创作、演出的提线木偶剧本有:《秃子闹房》,作者李新庆;1989年上演《周仁回府》,作者李新庆、王宏声;《圪垯“卖”妈》,作者李新庆。 杖头木偶戏的代表剧目 《凤凰岛战斗》,木偶秦腔剧,编剧江河、凌波,导演王玉祥(笔名凌波)、董孝义,音乐设计吴庭安、刘省吾,舞美设计蔚明善,陕西省木偶剧团于1964年演出。《友谊赛》,编剧刘鑫海,作曲陈明法,曾参加1975年全国木偶皮影会演。《日月传奇》,木偶神话剧,编剧江河,导演雷晓沛、王子斌、赵来德、李金胜,作曲行军,编舞陈鸿影、杨华,舞美设计李君喜,木偶造型设计蔚明善、杨飞,乐队指挥陈明法,1989年8月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首演。《东郭先生救狼》,木偶秦腔寓言剧,编剧王淡如,1956年由长安木偶剧社首演。《马虎的小画家》,木偶童话剧,编剧江河,导演王林,作曲田军,舞美设计李君喜,1 985年由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演出。《打镇台》,木偶秦腔折子戏,1953年由长安木偶剧社李俊义表演,袁克勤演唱。《孙悟空三调芭蕉扇》,20世纪木偶秦腔剧,复排导演李凤洲,作曲吴庭安、行军,舞美李君喜,1978年由陕西省木偶剧团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木偶秦腔剧,移植导演李凤洲,作曲吴庭安、张大龙,舞美李君喜,1972年8月由陕西省木偶剧团演出。《斩李广》,木偶秦腔剧,原为汉调二簧传统剧目,袁克勤改编,20世纪50年代初由长安木偶剧社演出。《斩黄袍》,秦腔木偶戏,原为汉二簧传统剧目,袁克勤改编,20世纪50年代初由长安木偶剧社演出。《金沙滩》,木偶秦腔剧,50年代由长安木偶剧社演出,陕西省木偶剧团演出,成为该团保留剧目。《金鳞记》,木偶秦腔剧,学习湖南木偶剧团剧目,凌波、秦军移植改编,导演王玉祥(凌波),舞美蔚明善,音乐设计吴建安。《贪图漂亮的咪咪》,木偶科普童话剧,编剧刘鑫海,导演王林,作曲王群英,舞美李君喜,1988年由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演出。《扁担枪》,木偶秦腔独幕剧,编剧袁克勤、高志珍,导演袁克勤,50年代初由长安木偶剧社演出,这是我省木偶戏第一次演出现代剧。《奖章该谁戴》,木偶现代童话剧,编剧刘鑫海,导演尹秦菊,作曲张玉龙,舞美李济生,1981年由陕西省木偶剧团演出。《推磨》,木偶眉户剧,编剧江河,导演王玉祥,音乐设计吴庭安,舞美设计蔚明善,20世纪60年代由陕西省木偶剧团演出。《鹏程万里》,木偶秦腔剧,编剧江河,导演王玉祥、董孝义,音乐设计吴庭安、刘省吾,舞美设计蔚明善,1964年由省木偶剧团演出。 木偶著述 《陕西民间戏剧之一——提线戏》,作者党晴梵,刊于1931年《华云杂记》(合阳县图书馆藏);《合阳线偶戏音乐》,作者王道明、惠增厚,陕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陕西省木偶戏概况》,手稿(中国木偶艺术团资料);《合阳的提线木偶》,作者史耀增;《合阳线腔戏今昔谈》,作者史耀增,载《陕西戏剧》1980年第1期;《谈谈木偶戏》,作者江河;《提高木偶表演艺术的根本途径——试谈木偶的语汇》,作者江河,载《陕西戏剧》1982年第1期;《线腔戏》,作者段言令、史耀增,刊于《陕西戏曲剧种志》第1辑,1983年9月;《木偶戏应面向儿童》,作者江河,刊于《西安晚报》1983年5月24日;《小喇叭演出队是怎样迈出第一步的》,作者江河,1983年《陕西文化》、《人民日报》发表;《线戏拾零》,作者史耀增,载于《陕西戏剧》1984年第1期;《浅谈合阳线腔戏的提线艺术》,作者杨钧乾、史耀增,载于渭南《西岳戏苑》1988年第1期;《线腔是如何吸收融化同州梆子音乐的》,作者党正乾,载渭南《西岳戏苑》1988年第1期;《线戏改革之我见》,作者杨钧乾,载渭 南《西岳戏苑》1988年第4期;《线腔音乐形成初探》,作者党正乾,载渭南《西岳戏苑》1988年第3期;《合阳线腔戏》,作者史耀增,载1989年11月2日《陕西日报》;《线腔戏的老家在合阳》,作者史耀增,载《当代戏剧》1989年第2期。
上一页 [1] [2] [3] [4] [5]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