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音乐,分唱腔音乐和器乐曲牌两个部分,是在榆林、延安地区的叫卖调、哭灵腔、唢呐调、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唱腔音乐是以〔平调〕作为基本腔,贯穿于叙唱故事的始终,并根据情节的发展与刻画人物的需要插入〔对口调〕〔哭调〕〔武调〕以及其他杂牌小调,形成了板腔与曲牌相结合的综合体音乐结构。 陕北说书的唱腔,说唱性强,与当地语音音调关系密切,在书目的开唱句,往往出现喊唱式的长音,高亢、辽阔、奔放。例如:
陕北说书唱腔的调式以五声徵、宫为主,也有少量商、羽调式。音阶分苦音和欢音两种。五声徵调式欢音音阶为5 6 1 2 3,苦音音阶为5 0 7 1 2 4,适合表现欢乐和悲伤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艺人叙唱武打情节或表现紧张情绪时用〔武调〕,它一般为快速的节拍,苦音徵调式,突出“</sup>7、4”特性音,结构紧凑、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陕北说书的伴奏乐器为三弦(或曲项琵琶)、甩板、蚂蚱板。 陕北说书的器乐曲牌有起板音乐、专用曲牌和各类唱腔的大、小过门。在整部书前面演奏的〔大起板〕最长达170小节(拍)。专用器乐曲牌有:〔送灵〕〔一马三条箭〕〔梳洗打扮〕〔姑娘下楼〕〔丈夫更衣〕〔洞房花烛拜天地〕〔丫环行步〕〔上头牌子〕〔书生牌子〕〔欢乐牌子〕〔出差〕〔追打〕〔打灵堂〕〔女人受苦情〕〔扫地〕〔挡狗牌子〕〔念经牌子〕〔同床〕〔摆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工作者参与了陕北说书音乐的改革与创新,20世纪70年代延安歌舞团编创了说书表演唱《看大桥》,1986年延安曲艺馆创作演出了陕北说书小演唱《三相亲》,除演员手执小件乐器边演唱边击奏外,还用了小型民乐队伴奏。在一些班社活动中,增加了笛子、板胡、二胡、平锣、梆子、四页瓦。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