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劝善音乐分劝善调和劝善经曲两部分,是从关中的叫卖调、民歌以及宗教偈赞等发展而来。劝善调是艺人(俗称善人)宣讲劝善书目的基本曲调,它似说似唱,宣叙性强,节奏自由,旋律柔和、平稳。典型的劝善调唱腔为呼应式上下句,每句又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它的旋律音域较窄,一般在九度以内,最多不超过十一度;旋律特点高起低落,呈音阶式下行或围绕着全音呈回绕式进行。其调式为带有特性音7(其音高介于b7与7之间)的六声徵调式,上句落7,下句落5。
另一部分劝善经曲约170余首,其中很大一部分仅保留唱段名而曲牌名失传。如:《苦怜经》《十碗花供》《找师傅》《诸佛现金身》《诸尊菩萨摩诃萨》等。另外一些唱段中保留的曲牌名称有:〔浪淘沙韵〕〔上小楼韵〕〔普天乐韵〕〔耍孩儿韵〕〔皂罗袍韵〕〔罗江怨韵〕〔一串铃韵〕〔两头慢韵〕〔驻云飞韵〕〔粉红莲韵〕〔节节高韵〕〔寄生草韵〕〔梵韵〕〔佛韵〕〔大还香韵〕〔小还香韵〕〔佛拉船韵〕〔渡世船韵〕〔采花浪韵〕〔临山院韵〕〔小和尚丹桂韵〕〔小禅韵〕〔金字经韵〕〔十字韵〕〔举香赞韵〕〔南京院韵〕〔大摆祭韵〕〔阎王乐韵〕〔五枝花韵〕〔十扯淡韵〕〔一点梅韵〕〔挂金锁韵〕〔大红袍韵〕〔倒垂帘韵〕〔骂玉郎韵〕等。这些经曲的特点是:速度缓慢,旋律平稳,深沉庄严,句尾或段尾多有一唱三嗨嗨的拖腔。有一大批经曲在各段尾都有“南无佛、弥陀佛”“阿弥陀佛”等固定唱句,如《十上香》。其调式以徵为多,也有商、羽调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