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戏剧研究机构 延安平剧研究会 1938年成立于延安,李纶、刘沛、王天一等为筹备人。1939年增设旧日剧研究班,罗合如任指导员,编演现代京剧《夜袭飞机场》《刘家村》《赵家镇》等。1940年扩建为鲁艺平剧研究团,阿甲任团长,改编上演京剧传统剧目《宝莲灯》《古城会》《打棍出箱》《鸟龙院》等及新编历史剧《陆文龙》《宋江》等。1942年与八路军120师战斗平剧社合并,组建延安平剧研究院,康生、张经武、刘芝明先后任兼职院长,后期专职院长为杨绍萱。演出的《三打祝家庄》最为有名。1947年并入华北联合大学,1949年迁入北京,后定名中央京剧研究院。 西安市秦剧研究会 1942年在西安成立,会员约30人。1944年改选后,理事长空缺,阎华任常务理事,薛德中、李金榜任理事。开展改良秦剧表演艺术,改善角门并从事新的创作,参加各种慰劳赈济活动,作义务演出。 西安市皓皓戏剧音乐研究会 1944年在西安成立。明星报社副经理杜甫哉任理事长,赵孝先、张振枢任常务理事。会员70余人,大都是当时党、政、军、警、报、商、教、学诸界戏曲爱好者,以改革秦腔唱腔音乐为宗旨开展工作,常邀请戏曲界老艺人联袂演出,进行改革实践。 陕西省戏曲修审委员会 原为西北戏曲修审委员会,1953年在西安成立,1954年大区撤销后易现名。主任委员马健翎,驻会副主任委员姜炳泰,委员有杨醉乡、张棣庚、周军、安全、黄俊耀、袁光等11人。修审会任务是研究上演剧目政策、审查剧目、帮助作者和剧团讨论修改剧本,推荐优秀剧目。 陕西省剧目工作室 1955年3月在原省戏曲修审委员会基础上成立,初为陕西省传统剧目工作室。柳风任主任,姚一征、李静慈任副主任。曾先后组织传统戏曲展览演出,挖掘抄存西安乱弹、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等38个地方剧种资料近百万字,剧目8300多个,编辑出版《陕西传统剧目汇编》86集、剧目为730个,辅导、推荐了大批优秀剧目。“文化大革命”中撤销,1978年恢复,1982年改建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 1982年由陕西省剧目工作室改建。从事喜剧美学、地方戏曲史、西安鼓乐、民间舞蹈、壁画创作、梨园学及艺术管理研究。近年来,出版论著50余部,有9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或省级奖励。承担全国艺术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等7部集成、志书陕西卷编撰工作,有的已经交卷付梓。创办《艺术界》《喜剧世界》等杂志,编辑出版《陕西传统剧目汇编》《陕西艺术理论丛书》,并吸纳了一批艺术研究社团,与美、英、俄、法、日本、比利时、加拿大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研究机构、大专院校、艺术表演团体、企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联系。 西安市文艺研究室 1961年在原西安市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基础上建立,朱力任主任,潘兰任副主任。负责全市专业、业余戏剧创作辅导和新剧目的推荐上演,组织对上演剧目的评论研究,帮助作者深入生活,加工修改剧本。1969年机构撤销,1978年重新恢复。 西安市戏剧研究所 1984年由西安市文艺研究室改建,曹天富、冯力先后任所长。所内设研究部、编辑部、戏曲志、资料室等部门。编辑出版《西安戏剧》,承担西安戏曲志的编辑工作。 宝鸡市文艺创作研究室 1966年成立,初名“宝鸡剧目小组”,1980年改为宝鸡市文艺创作研究室,张孝慈任主任,张伯绋任支部书记,有创作、研究人员12名。先后创作 《321钻井队》《太白青松》《六斤革命》《牛二交粮》等10多个剧目,编辑出版《宝鸡剧稿》,近年来先后参与筹备了宝鸡市各届艺术节、宝鸡市民间艺术节和省艺术节,推出创作剧目30余台,推出了《深山里藏着一个世界》等10多部电视剧,在省市获各类创作奖30余项。完成了宝鸡市文化艺术志和宝鸡市戏剧志的编撰工作;发表创作研究论文10多篇;出刊《宝鸡文艺》,开展艺术理论研究,培养创作及理论作者队伍。 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 1972年成立于西安,鱼讯任主任,王汶石、常曾刚任副主任。调查研究陕西各地戏剧创作,指导全省戏剧创作;组织开展戏剧评论,辅导戏剧创作;组织建立各地戏剧合作机构,发展创作队伍;举办全省性戏剧创作座谈会,参加各级会演,撰写调查报告、辅导加工剧目。1978年撤销。 渭南地区艺术创作研究室 1979年成立,原名渭南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1985年更名。刘照星、戴志宏先后任主任,现有副研究馆员、副编审、二级编剧、二级导演各1人,三级编剧3人,馆员2人。组织辅导全区600多部大型剧本,其中100多部参加了省地会演,获奖20多个,组织全区戏剧理论研讨会多次,出刊《西岳戏苑》(季刊)、《秦东戏剧论文集》,参与编撰《李十三评传》及渭南地区戏曲志、文化艺术志。 安康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 前身是1976年建立的安康地区创作组,1979年改现名。担负全区文学、戏剧创作的组织、辅导和研究工作。先后辅导推出了以《板桥轶事》《榆钱儿》《马大怪传奇》《白氏家族》为代表的一批获奖剧目,举办多期汉江文学讲习所,培训作者500多人。编印《汉江文学丛书》《安康小说选》等12本,创办《汉江文艺》《晚霞报》近百期,开展戏剧评论、 戏剧史料研究工作。 咸阳市艺术研究室 1980年4月成立,原名咸阳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1984年地改市后,更名咸阳市艺术研究室。在编7人。以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为主要任务。 汉剧艺术学会 1981年成立,名誉会长袁光,会长王道中。设史料、剧目、音乐、唱腔、表导演与舞台美术等部门,聘请9名老艺人为顾问。汇集、整理汉剧史料,对汉剧的现状进行研究,开展创作、表演辅导。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