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道情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后将其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绥德、榆林、子洲、保安、吴旗、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 陕北道情最早出现于清道光年间清涧县东解家沟玄武村。道光年间,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来玄武村和附近沟寨演出,始将山西道情传入清涧。后与当地民歌结合,形成了清涧道情。最早组班演出的是清涧县王儒伦,称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绪年间至20世纪30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后传播到子洲、子长、志丹、横山、绥德等地。演出形式逐渐从坐唱发展为舞台演出,成为各地庙会赛戏的主要娱乐形式。 民国24年(193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道情艺人在传统道情的基础上,于横山等地创造出一种新道情,因以演出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为主,故被群众称为“翻身道情”。民间自编自演的道情现代剧目主要有《家庭图》《二流子转变》《王长生揽工》《劝子归队》《纺纱》《禁洋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班社扩大,创作演出大批现代戏。 唱腔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联缀体。唱腔主要有〔平调〕(亦称〔七字调〕)、〔十字调〕、〔凉腔〕(亦称〔高调〕)、〔一支梅〕、〔耍孩调〕(亦称〔终南调〕)、〔跌落金钱〕、〔滚白〕、〔箭板〕和〔五花腔〕等。 陕北道情乐队分文场、武场。文场5人,分操板胡(兼唢呐)、四胡、高音三弦(两把)和管子;武场3人,分操板鼓、马锣(兼梆子)和铙钹。乐器定调较高,一般老调用C或D调(音域d—c2),1960年后,一般定F调转bB或C调。 陕北道情的曲牌分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两部分。丝弦曲牌有〔八板〕〔六板〕〔六八板〕〔正一句〕等。唢呐曲牌有〔摆场〕〔地场〕〔流水〕等。锣鼓经有小铜器、大铜器、丝弦、唢呐铜器四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演出的现代戏有《支农忙》《朝阳人家》《挑女婿》《两家亲》《意中人》等50余出。 陕北道情常演的传统剧目有100余出,重唱工,无武打,主要有《高老庄》《湘子渡林英》《唐王游地狱》《王祥卧冰》《十万金》《刘秀走南阳》《李大开店》《两世姻缘》《合凤裙》《毛鸿跳墙》《二女子游花园》等。最长的连台本戏《雪拥蓝关》,可连演三天三夜。1943年后,演出多以现代戏为主,代表剧目有《难民曲》《接婆姨》《赛畜会》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