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板腔又名“板板腔”,因主奏乐器为弦子和板子而得名。流行于乾县、礼泉、兴平、咸阳、永寿、扶风、武功、周至及甘肃东部的庆阳、正宁、宁县、天水等地。长期以皮影形式表演。 弦板腔源于民间说唱艺术。最初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即二板子),右手捧“结子”(即蚱板子)说唱。清乾隆年间,艺人们加上了自制的三弦和二弦伴奏,以弦板调为主,杂以当地民歌、小调等,说唱一些简单的人物故事,开始形成了以弦子伴奏为主的弦子〔正板调〕。同时,又逐渐由〔正板调〕发展延伸出〔慢板〕〔二六板〕〔散花板〕等一套板式,形成了皮影弦板腔。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咸阳等地出现了咸阳北贺村刘智和班、乾县薛梅坊朱九班、礼泉县张冉村杨麒麟班和兴平县南陈树村赵焕印班四大皮影班社。道光、咸丰年间(1821 —1861),礼泉弦板腔老艺人王文及其子王彦凯对弦板腔音乐唱腔和伴奏乐器进行革新、改造,在原有唱腔基础上创造出〔唱板〕,并糅合板腔体与曲牌体唱腔,以〔正板〕为基础,创造出〔大撇音〕〔大开板〕〔伤音子〕〔漾音子〕〔三偕一〕等多种唱调,加进了二胡,改进了原来的蚱板,采用了二板配以二弦或三弦伴奏方法,构成了弦板腔音乐唱腔体系。 1958年冬,扶风县召公公社文工团创作了现代小戏《新婚之夜》,首次将弦板腔搬上舞台,后经修改,定名《春暖花开》,参加陕西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更名为《考新娘》,拍成电影,发行全国。乾县秦腔剧团邀请弦板腔老艺人王天德、郝振安、马怀玉和秦腔导演惠济民、郭朝中、王俊鹏作指导,将弦板腔传统剧目《槐荫媒》《紫金簪》整理改编搬上舞台。1960年,乾县剧团改编传统剧《九连珠》、兴平县剧团创作现代剧《十三姐妹闯三关》、礼泉县剧团整理传统剧《郁轮袍》参加陕西省新剧种会演,后将乾县秦腔剧团改为弦板腔剧团。 弦板腔音乐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基本板式有〔慢板〕〔二六板〕〔紧板〕〔箭板〕〔滚白〕〔阴司板〕〔撇板〕〔三倒音〕等。前五种为弦板腔主要板式,应用较多,后者应用较少,其中〔滚白〕〔阴司板〕为苦音,其余均有花音与苦音之分。另有六种“上音子”(亦名扬音子)。唱腔音乐属七声音阶徵调式,唱腔定调多用三眼调弦,即曲笛开三孔为五音,定调1=G,音域a —a2,常用音域为d1 —g2。唱腔说唱性强,拖腔短,以本嗓为主,兼用假声唱法。唱腔后带有众人接音(即帮腔),全系假声齐唱(今已不用)。唱腔与伴奏多交替进行,一般不包腔。弦板腔特色乐器为二板子和蚱板子,演奏均为摔打形式,节拍自由,多富变化。 弦板腔舞台乐队分文、武场。文场有弦子、板胡、二股弦、二胡、大三弦。武场有鼓板、二板子、大锣、小锣、铙钹。以鼓板为指挥,以二弦为领奏。弦板腔曲牌较少,只有10首左右的弦乐曲牌,用于烘托剧情,渲染气氛。部分曲牌有软、硬(即苦、欢)音之分,如〔软音弦索谱〕〔软音二开头〕〔硬音过板梆子〕等。 弦板腔传统剧目有656个,改编演出的有《取贵阳》《白马血营》《十二寡妇征西》《九莲珠》《逼上梁山》《七星剑》,移植演出剧目有《隔门贤》《武则天》《穷人恨》《白毛女》《朝阳沟》《杨立贝》《龙马精神》《不平静的海滨》,创作演出的现代剧目有《借驴》《新媳妇》《审椅子》《鸿雁高飞》《蜜桃沟》《红梅》《山村姐妹》。改编传统剧《紫金簪》,作为1979年陕西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剧目,获演出乙等奖。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