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乐,亦称长安古乐。因“古”“鼓”同音,遂谓“古乐”或“鼓乐”。李石根著《西安鼓乐艺术传统浅识》绪言称:“鼓乐,民间原无此名,只以‘细乐,或‘乐器,称之。后来由于各种鼓在这一乐种中起着主要作用,我们便在1952年给它定了一个名称叫‘鼓乐’,以后就沿用下来了。”故西安古乐也称西安鼓乐。 西安古乐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乐种之一。以打击与吹奏乐混合演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式完整,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流传于西安市区及市属长安、周至、蓝田等县区,明清尤盛。其中保存的大宗古乐谱全系用中国宋代谱式记写,与南宋初期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旁字谱十九相同。乐曲中包藏着数以百计的古代民族及唐宋元明清各代曲牌,流传中形成僧道俗三个流派,各派演奏活动至今依旧。《吕氏春秋·古乐》载:“昔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截竹为管,以管之长短,分别声音高低清浊。乐器的音调,都以它为准则,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定音律的定音器。《周礼·春官大司乐》载:“此周所存六代之乐。”此后传《云门》为黄帝之乐、《大咸》为尧乐,《大磬》为舜乐,《大夏》为禹乐,《大濩》为汤乐,《大武》为武王之乐。西周定都镐京后,周公旦据此为周朝制定了一套礼乐制度。此后古乐逐渐遍及民间。 古乐,原为古代帝王祭祀、朝会时奏的乐曲,亦称雅乐。雅,初为周王畿内乐调,仅为五音,即宫、商、角、徵、羽。《礼·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宋史·乐志》载:“琴为古乐,所用者皆宫、商、角、徵、羽五音,故以五弦散声配之。”其后加变宫、变徵,增为七音。隋文帝开皇时,古乐被系统整理,定为七部乐。隋炀帝大业时增为九部乐。唐高祖武德时,命著作郎祖孝孙定雅乐。祖斟酌南北,考以古音,制十二乐,合三十曲、八十四调。唐太宗贞观时,定古乐为十部乐,包括汉族的传统音乐和西域少数民族的音乐,即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唐国、高昌。燕乐、清商属汉族传统音乐,西凉等属少数民族音乐。唐玄宗天宝十载(752),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凡二十八调,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法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清乐在唐武皇时有六十三曲,唐末仅存四十四曲。今称西安古乐为燕乐,即唐太宗时所定燕乐为十部乐之首,唐玄宗时诏法曲与胡部合奏为宴乐之故。又称西安古乐为“汉唐古乐”“隋唐遗音”,即西安古乐源于西汉、隋、唐的都城长安之故。 一 建国前西安古乐 宋、元、明、清、民国时期,西安古乐汲取各兄弟民族古乐精华,形成了以唐时标拍方法和宋时俗字谱式为主的唐宋曲韵。重要的是这个古老乐种不再为帝王宫廷专用,而逐渐扎根于民间,成为西安地区(主要在城内)民间娱乐活动的一种形式。千百年来,民间的铜器音乐、乐器音乐和念词音乐不断丰富着西安古乐的内容。每年夏收以后,城内各街巷的古铜器社、古乐器社在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三朝南五台,六月十七至十九朝西五台。朝会期间,各铜器社、乐器社竞相演奏西安古乐。这样的活动年复一年,使这个古老乐种得以世代流传。 据参加过乐社活动的老前辈回忆,在20世纪20—40年代的近30年里,西安地区古铜器社有:端履门朝贺巷社、骡马市社、安居巷社、五柳巷社、三学街社、开通巷社、印花布园社、挂面营社、东羊寺社、真武庵社(今东门里社)、文献巷社、黄龙寺巷社、劳武巷四方块社、蔡家巷社、龙渠堡社、枣园巷社、平民巷社(今新中巷社)、古红庙社(今南四府街社)、石佛寺社(今琉璃庙街社)、庙巷社(今雨化庙社)、保吉巷社(今保吉小区)、万清寺社、风火洞社、水车巷社、车家巷社、德福巷社、龙渠湾社、双仁府社、联志村社、药王洞社、二府园社、二府街社、九府街社、桃胡巷社、雷神庙街社、仁义村社、流水石社(今西关)、石砭峪(长安)社等40多家。古乐器社有:城隍庙社(音乐家安来绪所在社)、西仓社、香米园社、东仓社、大吉昌社、显密寺社(北四府街)、三义庙社(西大街泾阳大寺)、迎祥观社、白鹭湾社、伞巷一坊社、伞巷二坊社、马神庙巷社、粮道巷社、北池宫社、三仙庙社、神鹿坊社(东郊),还有长安县的何家营、皇甫村乐器社,周至县的南集贤东村、西村、司竹、仙游寺等“香会”,蓝田县的楸树庙、田家村等“水会”(“香会”“水会”是当地称谓)20多家,总计70多家。 古铜器社常用的乐器有云锣、镲、鼓、铙、马锣、共共(形似京锣),演奏队伍最多可达50多人。演奏内容一般敲《前三联》(俗名),正名叫《庆升平》,有时也敲《中三联》,正名叫《龙戏珠》,《后三联》,正名叫《狮绣球》。 古乐器社常用的乐器有云锣(开口子)、笙、管、笛、单面鼓、高把鼓、方匣子(七星锣)、坐鼓、战鼓、独鼓、乐鼓、铙、铰子、双云锣、手梆子、枕梆子、大锣、小吊锣、小镲等。演奏队伍可多达40余人。演奏分行乐和坐乐两种形式。行乐,是在朝山进香传统庙会活动中站着演奏的音乐,它又分“高把鼓”和“乱八仙”两类。高把鼓,亦叫铜锣鼓,是因用了一个带把的双面鼓,并在鼓把上系一小吊锣而得名,它有固定的鼓札子(鼓谱),决定着所演奏乐曲的“拍数”,传统古老,农村乐社不大会用这一形式。乱八仙,亦叫单面鼓,它不同高把鼓,而是用一单面鼓随曲比较自由地敲打,所演奏的乐曲不受“拍数”的严格限定,所以称乱八仙。行乐演奏内容是单首小曲或小套曲。坐乐是在“朝台”时娱神自乐或乐社间打擂台比赛时,坐在长方形木案周围演奏的音乐,乐器比较齐全,演奏内容都是已成定式的大型套曲,用“六、尺、商、五”四调。套曲有长有短,长的(约在一小时以上)俗称“坐乐全套”,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穿靴戴帽”;短的(时间缩短一半)是简化套式,叫“八拍坐乐”。西安古乐器社曲目,留传至今的有1000首左右,流派有僧、道、俗三大支,城隍庙社为道派,大吉昌社为僧派,何家营社为俗派。其曲谱写法与读法基本一致,差别甚微,曲调唱法各有风采。 念词音乐,也是建国前西安古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念词音乐,主要流行于西安城区。大都是城市居民参加,也有农民,如长安何家营村及皇甫村的鼓乐社也兼唱念词。解放前西安城内念词活动十分普遍,几乎所有大街坊都有念词乐社,除了专门以节奏乐器为伴奏的铜器社外,各个演奏细乐的鼓乐社亦兼唱念词。 每年夏收以后,西安城乡庙会连接不断,在这些日子里所有鼓乐社和铜器社均应邀前往各处寺庙去演奏、演唱。举目四望西安街头有不少仪仗齐全、阵容壮观、威风凛凛、锣鼓喧天的乐队来往穿梭于各个寺庙之间,鼓乐社演奏行乐,铜器社演奏“三联”,使整个西安沉浸在一个盛大的民间音乐的海洋之中。 乐队行至目的地,乐器继续演奏。乐止时,即由执“佛令”者高唱“赞词”四句,随即合唱,一人领唱,众人相和。凡细乐器伴奏时,除吹笛、笙、管者不唱外,其他人等一律参加合唱。凡以铜乐器伴奏时,全体乐队成员边唱边伴奏。合唱结束,众人同唱一声“阿弥陀佛”后,退场休整以备再往其他寺庙演出。 按传统活动习俗,每年从农历五月二十八九日开始至六月初一日,各地乐社云集终南山的南五台参与大会演。会毕,返城活动。六月十八、十九、二十日这三天的西五台庙会是鼓乐演奏念词活动的高潮。 “念词”专在庙会上演唱,内容大都含有宗教色彩。其中有诵佛的,有赞道的,有歌唱历史人物的(孔子、关云长、尉迟恭)。这些演唱者既不是化一的宗教信徒,又不隶属某个社会组织,仅借庙会进行娱乐活动。一旦接受寺庙的请帖,任何寺庙都去演奏,他们可以因地制宜随时随地自由填词歌唱。其音乐和歌词格调无一脱离长安古城盛迹者,一些极尽对终南山自然景物奇花异草描绘的辞章情调雅致、恬静委婉,令人陶醉。 念词音乐的歌词很多,现收集到的有百余首。曲词仅11支,演唱时可根据曲调的特点配词。这11支乐曲中,分“高调”与“平调”两类。前者曲调高亢、昂扬,即调门较高;后者曲调平缓、优雅,即调门较低。属高调的乐曲有:《五云登空》《群仙会》《八仙庆寿》《金葡萄》《金菊香》等,其音域多为C—G2,节奏明快。属平调的乐曲有:《终南山》《四季花》《茶叶词》(又名《望南瞧》)、《一串铃》《香宝卷》《五更》等,其音域多为bb—e2,情调温文、雅静,节奏平稳。以此调配上歌唱自然景物的歌词演唱,往往会使人感同身受,产生如入终南山境的情怀。陕西省乐团国家一级作曲王海天根据流行在西安的念词音乐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终南山》和以《茶叶词》改编的混声合唱《雨》,由于改编得体,1986年在北京合唱节获得好评。念词是一种西安方言口音较为明显的合唱,其声调旋律必然随着歌词的口语化而出现一些极不稳定的变化音。从李石根先生所记录的上述11支乐曲来看,歌词同旋律是吃得很紧,并不断出现i与#i同在,5与#5同在,4与#4同在,7与b7同在的情况。若根据乐曲另配歌词,则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