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公戏 端公戏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系由跳神衍化而来,多在春节时演出。戏人着道袍,演唱某段传统故事,自舞(或击鼓)自唱,只限于大户庭院之中演出。嘉庆、咸丰年间,自安徽、江西、湖北迁此耕种发迹的大户人家,门楼上常设有一小戏楼,以供演出。民国中期以前,城乡中富户“做斋”、“打蘸”,还有“端公戏”的痕迹。本世纪50年代,小孩在家中打闹时,长辈斥之谓“跟跳‘端公子’一样”。白河俗语有“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家神”,是谓此戏。端公戏与楚人尚巫鬼、重祭祀有关。 二、花鼓戏 花鼓戏由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移民在清嘉庆至咸丰年间传入。“花鼓戏”角色少,道具简单,场面窄,有打击乐器即可。民国初年白河县城乡还有人能唱,民国三十年后渐失传。 三、二棚子 二棚子也称八岔,没有角色行当,曲调简单,多是男女角对唱(女角也是男扮)。民国初年,县城无业市民能唱花鼓戏、二棚子者,得知某乡间有庙会、寿庆、丧事场合,便邀上三五个“唱家儿”,与乡间头面人物联系“唱两天戏、热闹热闹”。会首或主人同意,便安排食宿。唱毕,村人各户不拘多少捐一二升包谷,积为斗、石作为酬谢。“唱家儿”负归或易于市,或分以糊口。花鼓戏、二棚子剧目有“王大娘钉缸”、“掐菜苔”之类。民国中期,农村二棚子戏盛行。 四、汉调二簧 “二簧”传入白河始于清代,盛于民国初、中期。白河县二簧艺人多从师湖北郧阳、均州一带。当地艺人以“天子重英豪”论资排辈,叶天福(郧阳人),黄子玉(均州人)、荣重喜(白河人)、佘英奎(均州人),“豪”字辈无传人。民初,安康、郧阳二簧班(社)常来白河演出,对本地影响甚大。白河著名二簧艺人黄大架儿(黄治明)师从郧阳艺人,白河县始有职业戏剧艺人。 白河二簧角色行当分: 一末:即老生(王帽、相帽、纶巾、毡巾、儒巾等)。 二净:即大花脸(铜锤、黑头、白脸等)。 三生:即正生(王帽、纱帽、罗帽、靠把、儒巾)。 四旦:即正旦(青衣、闺门旦、靠把旦)。 五丑:即三花脸(大丑、文丑、武丑、小丑)。 六小:即小生(文、武小生,又分雉尾、长靠、短衣、纱帽、罗帽、苦巾等)。 七贴:即花旦(村姑、奴婢、刀马旦)。 八老:即老旦(命妇、贫妇、贵妇、摇旦)。 九外:除以上角色外的角色。 十杂:即杂角(插科、补急的多能角色)。 二簧唱腔分二簧、西皮两类共三十多个板式: 二簧类:倒板、小倒板、原板、摇板、快板、慢板、滚板、平板、顶板、哭头、阴板(反二簧)等。 西皮类:倒板、小倒板、二流、回龙、洒头、反西皮、慢一字、快一字等十三个板式。其他还有:高腔、钉缸、古怪腔、七句半、渔歌等。 弦乐(胡琴、三弦、琵琶)曲牌有:串珠联、雪花飘、小桃红、懒梳妆、小开门、扑蝴蝶、万年欢、地溜子、葡萄架、银扭丝等28种。 管乐(锁呐)曲牌有:鹧鸪天、阶阶高、调将令、寿宴开、柳青娘、大开门、风入松、四季景、园林好、浪淘沙、山坡羊、将军令、泣颜回、步步娇、红绣鞋、收江南、七句半等70余首。 打击乐(鼓、锣、铙、钹、钩锣、马锣、边鼓、牙子)曲牌名称有:十八锤、慢五锤、九锤半、三声号、金钱花、八鸽洗澡、乱石窖、四击头、五击头、两头忙、山坡羊、紧急风、凤点头、大分家、甲官头、长捶、报安、望家乡、倒八锤、马蹄雪、硬三锤、硬四锤等40多种。 白河演出的二簧戏,分“本头戏”的“折子戏”。本头戏即从一出戏的开头至结尾,一出“本头戏”需几天方能演完。“折子戏”只演一个故事中的一段。 本头戏剧目有《三打碧游宫》、《铁弓缘》、《火烧绵山》、《将相和》、《鸿门宴》、《铡美案》、《玉堂春》、《二度梅》、《碧玉簪》、《白蛇传》、《李陵碑》、《马三保征东》、《斩龙台》、《清风亭》、《孟丽君脱鞋》、《搜孤救孤》、《苏武牧羊》、《四进士》、《滚钉床》、《花田错》、《玉虎坠》、《反徐州》、《樊江口》、《八件衣》、《生死牌》、《黄天荡》、《罗通扫北》等二百余本。“折子戏”有《荆轲刺秦》、《追韩信》、《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芦花荡》、《收姜维》、《走麦城》、《金沙滩》、《辕门斩子》、《贺后驾殿》、《二进宫》、《打严嵩》、《断双钉》、《打渔杀家》、《三家店》、《十字坡》、《花子骂相》、《拾玉镯》、《瞎子闹店》等七十余折。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