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在区内颇受群众欢迎,其演唱形式主要有业余剧团、文工团、跑台子(木偶)、皮影、自乐班、演唱赛等。1949年,狄寨乡鲍旗寨成立自乐班社,“以戏化人”改变乡风,聘秦腔艺人于福庆为班头兼导演,后发展演职人员40余人,演宙剧目有:“血泪仇”、“大家喜欢”、“王贵与李香香”、“一贯害人道”、“保卫村政权”、“婚姻自主”等。1952年改为业余剧团,1955年聘三意社演员薛应中为导演,演出剧目有“铡美案”、“游龟山”、“五典坡”、“满床笏”和现代戏“赵小兰”等。1958年改为公社文工团,1961年与新筑公社文工团,红星公社文工团,红光公社文工团合并称灞桥区秦腔剧团,年演出百余场,1962年解散。 1958年,国棉三厂、五厂组建职工业余文工团,有秦腔、豫剧、越剧、话剧等演出队。1958~1960年,国棉三厂职工业余文工团为群众演出38场。红旗公社文工团1958年冬为西北文化工作会议表演的秦腔大联唱《东风浩荡》,受到各级领导人的鼓励和赞扬。1966~1975年各公社举办戏剧学习班190多次,培训秦腔业余骨干300多人。1969年,郊区文艺宣传队在新筑、新合、洪庆等地演出12场,观众7000余人次。南牛寺村业余剧团经常参加市、区戏剧会演,秦腔剧《断了镢头》、《双牛记》获甲等奖。国棉四厂、三厂、狄寨乡、纺织城工人俱乐部获组织奖。1992~1993年,举办第二、三届群众秦腔演唱比赛,有36人获奖,十里铺乡李纯孝获市演唱一等奖。 △跑台子,是以木偶形式演出的秦腔戏,群众称为“跑台子”。80年代,灞桥街农民郭自孝木偶剧团,经常为群众演出 △皮影,又叫“灯影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产生于秦汉时期的古都长安。区洪庆镇路家湾村的皮影戏,源于清代距今约10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箱主名李鸡娃,大名李生成,和几位喜爱皮影和木偶的艺人组成戏班。戏班设备极其简陋,艺人自带乐器、道具,白天演出木偶,晚上演皮影。在灞桥区一直走红,能够演出30多本戏,几十出折子戏。剧目多为传统剧,如《封神演义》、《西游记》、《金碗钗》、《下河东》、《周仁回府》等。 △有文武乐器伴奏的秦腔演唱,群众称“自乐班”。一般5~7人,只在消闲时间和遇有喜庆时演唱,因唱奏简单,易于组织,区内各乡镇均有,据统计有30余个。 [花鼓戏] 由商洛传入,至今已有300余年。它的主要乐器有钗、锣、梆子、铃。演唱有20多曲牌,无弦乐伴奏,只在演奏过门时武乐齐上,一般敲法是:“呛呛吃呛吃吃呛”。主要剧目有:“三娘推磨”、“站花墙”、“十八女上寿”、“小姑贤”等,流行在水流、新合乡一带。 [眉户] 又称“曲子戏”,也称“迷胡子”。最早不是“戏”,是农民们在农闲时的“清唱”。眉户发展成为戏剧,是在清道光年间才有了雏形,在光绪年间才有正式的戏班子。眉户起源于陕西眉县和户县,灞桥地区属中路眉户,是由长安、未央一带传来的。灞桥境内主要民间艺人有张炳义(小名羊娃)、王志俊、熊登峰等。剧目有“张连卖布”、“刘三做饭”、“寡妇改嫁”等。一般演唱只是在婚嫁、“过满月”、做寿等场合演出。由于一些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现在区内民间很少演唱眉户。1984年,王韶之创作的眉户戏《金唢呐》获西安市戏剧节创作表演二等奖。 [扁担戏] 清末流行于新合地区的民间小戏,民国时期在区内其它地区亦常有演出,后逐渐普及。 新合乡和平村,原名宋家滩,农闲时,艺人用扁担一端挑木箱,一端挑竹棍串村表演。演出时,以一根扁担为柱,撑起竹架,周围遮以布幔,便成戏台。艺人藏于幔中,以手牵线,使五、六寸高的小人点头,哈腰、舞动扭摆,做出各种动作;脚踩小鼓铜锣,为木偶打着节拍;艺人口含小哨(俗称咪咪子)吹着简单的曲调,为之配乐。“扁担戏”颇受孩子喜爱。每场表演结束,人们随心布施,丢几个小钱,便是艺人的报酬。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