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 逢年过节及婚嫁喜庆之时,农村巧妇常用各式色纸剪成人鸟花卉图案,或贴于窗户纸上,或贴于居室之中以示喜庆。 建国后,剪纸内容多为花、鸟、虫、兽等。狄寨乡寨子村王战的剪纸作品《九凤朝阳》、《九龙戏珠》等在《西安日报》、《陕西农民报》刊载。1990年,参展于北京《首届中国民间剪纸展览会》并获奖。 [花灯] 花灯制作源远流长,来源于“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花灯制作要求形式多样,形象逼真,色彩艳丽,造型美观。灞桥镇的灞桥堡、雾庄村花灯制作已有200余年历史。花灯制作过去使用竹木条、纸、绸为原料,现改为金银泊和玻璃、铅丝等物。近年来有机械灯、电子灯、大型电动灯出现。1984年,全区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迎春花灯展,灯展除工艺灯外还有大型机械灯、装饰灯、观赏灯、游艺灯等。 [泥塑] 新筑乡于50年代初,从一墓葬中出土大量泥俑,经考古工作者分析考证,认为系战国、东汉、西汉时期的彩陶俑。其造型生动逼真,眉目清俊,表面多涂铅釉,呈淡黄色,表面光亮,另以丹砂绘出红色服饰,整体工艺精美细腻。在纺织城两座唐代墓中均出土大量陶俑及其它殉葬品,经专家鉴定属彩陶俑。建国前泥塑工艺品多为幼儿玩具,建国后有大型泥塑出现。1974年,车丈沟展览馆的大型群塑,形象生动,逼真造型与真人等高。狄寨乡狄寨街村民徐文岳的泥人,1978年,曾在西安市郊区文化馆展览。1983年,参展于中国民间美术馆并收藏。1984年,一美籍华人购买其大批泥塑作品在夏威夷等地展出。1985年,区文化局挑选部分作品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民间工艺展览。 [石刻] 霸陵乡西张螋村民寇遵玉,从1943年,即从事石刻工艺。其石刻作品有:秦俑馆的“秦始皇说明碑”、省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宫龙头”、秦俑馆的“御官俑”、“秦王出巡图”、“左骖马”、“右骖马”、乾陵的“武则天像”“布袋尊容像”等。他的石刻作品,形象生动,线条明快,深受中外宾客赞誉。鲍旗寨王尚玺石刻有“关中王尚玺”之称。80年代以来,境内石刻多为给已故长者立碑。 [编织] 区内编织工艺以竹编为主,狄寨乡车村的竹器编织已有200多年。制品特点精细园滑,以帘、帽、筛等日用品为主,1993年,产品已销往国内各省。 [铜工艺] 是一门新兴的工艺行业,以黄铜浇注各种鱼虫器皿,后经化学处理,给人以出土文物之感。新合乡丁家村村民丁勤学的工艺产品已在国内销售,以旅游纪念品为主。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