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每逢节日和重大庆祝活动都有民间歌舞助兴。歌舞主要有狮子、龙灯、社火、高跷、彩船、车车灯、蚌蚌舞、板凳龙、端公舞、围鼓子、二鬼扯蛋、抬县官、张公背张婆等。 一、耍狮子 明清时期,城关、江口、马道一带广为流行,迄今仍盛行不衰。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一对对狮子或舞于县、区、乡机关单位,或舞于集镇、农家,以贺新春。狮子是艺人用竹篾、彩纸扎粘成狮头,用棉布、麻丝扎成狮身,并经过精心装饰而成。狮子一大一小,称“父子”或“母子”;另有1~3人扮笑和尚(又称“喜头”),手持拂尘,翻滚腾跃,刚劲有力。玩“上桌子”、“爬梯子”、“鳖瞅”、“太公钓鱼”、“海底捞针”、“张良拜师”、“吉星高照”等老样,则表现舞狮人技艺。耍狮子亦有“文狮”或“武狮”之分。“文狮”主要刻画狮子搔痒、舔毛、踩球、翻滚等温顺憨态;“武狮”,是表现狮子的勇敢性格,有跳跃、登高、翻腾、扑打等动作。为使耍狮子的场面更加精彩热烈。主户多为艺人布阵,阵式以、“吉祥”、“进财”、“家昌”、“致富”以及历史故事为内容,让舞狮子的艺人“破阵”。 二、耍彩船 彩船亦称“彩莲船”、“跑旱船”。几乎与耍狮子同时风靡留坝。彩船用竹篾和彩纸扎制而成,绿绸作围。耍彩船一般为8人,主要有“船姑娘”和“艄公”。首先围场,以扎制的各种彩灯环绕四周,形成一个灯火辉映的圆型广场。在锣鼓声中,“船姑娘”和“艄公”徐徐入场,表演启船、转弯、闯滩、创沙和“平水船”、“大浪船”、“逆水船”等感受舞蹈动作,并配以陕南小曲,歌颂太平盛世。或配以山歌,编唱吉祥、祝福的歌词,向主户贺年。 三、耍龙灯 要先流行于马道、城关。每年春节前夕,艺人用竹篾、彩纸扎成五彩缤纷的彩龙,一般长约15米,同时扎成各式各样的彩灯,与龙映衬。耍龙灯人数,多达百人。农历正月十五开始,二月二日过后结束。舞动时,一人持龙头,数人以竹竿持龙身,另一人持“宝球”于龙头左右,引巨龙盘旋,翻腾、摇头、摆尾,表演出各种热烈的舞姿,以示对主户祝贺新年。 四、社火(竹马戏) 为古装折子戏的一种。需设坛或高台,是一种艺术表演层次较高的哑剧。在锣鼓声中,做戏剧造型动作,故亦称“哑巴戏”。清代至中华民国时,马道、江口等地流行高台、平台、桌子社火,一般以10岁左右的小孩扮演古典戏剧人物,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场景造型,立于高台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火由平台或高台移至汽车上,成为“移动式社火”。1984年,本县民间组织的社火《黑宝打草鞋》,在省民间艺术调演中获一等奖。1986年,县文教局主办、县文化馆组织的舞蹈《夫妻闹社火》,在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创作三等奖。 五、高跷 又名高跷社火。表演者多为青年男女,一行几人、十几人不等。表演者足蹬1米多长的木跷(木脚),扮演成戏剧人物,边走边舞,边舞边唱。另外,还有高1米以上的高跷社火,大都表演古装戏曲,气氛更加热烈。 六、竹马灯 用竹条、彩纸扎制成马、驴等兽形,将异形异装挎系腰间,腰下用布围着,似骑其背上,踩着锣鼓点边走边舞。在春节期间的晚上游街串户,一套一套的表演,格外引人。 七、车车灯 用竹条、彩纸扎制成小推车,车前做1对假脚,“姑娘”或“媳妇”坐其内“新郎”或“丈夫”推车,做上坡、下坡、平地推车、拉车动作,随锣鼓的节奏边走边舞,活泼欢快。 八、蚌壳舞 亦称“白鹤啄蚌壳”,流行于江口、火烧店和马道等地。用竹条、彩纸扎成蚌壳和白鹤,由一姑娘扮蚌精;另一青年戴鹤头,扮演白鹤。随蚌壳开合之势,时而鹤啄蚌,时而蚌夹鹤,双方争执,互不相让,妙趣横生,给人以启迪。 九、双人摔跤 又称“二鬼扯蛋”。用纸、独木椅等装制成两个假人形,着不同长衣,绑扎在独木椅上。假人手臂相交,固定在表演者背上。表演者两只手穿两只假鞋(脚尖向内侧与真脚相对),两假人成相抱状。表演者在地上爬行、扑卧,厮打、斗殴,惟妙惟肖,滑稽可笑。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