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留坝人喜欢戏剧。每年春节或农闲时节,都有各地戏班被请来会演几日或十几日。在外地戏班的影响下,留坝民间逐渐出现了各种专业戏班。 清道光22年(1842)贺仲瑊主修《留坝厅志》载:“始建于明清的戏楼12座,多与寺庙相对”。这些戏楼,分布在人口集中的城镇或香火旺的寺庙附近。据考,县城有戏楼2座,1座在今县招待所院内(旧时天福宫与之相对);另1座在原火神庙和山神庙附近。枣木栏回龙寺有戏楼1座,即今枣木栏粮站所在地。马道南海庙有戏楼1座,戏楼石柱尚存,其戏楼之大理石柱有“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假风流;文成武就金榜题名虚富贵”的楹联。 中华民国2年(1913),县城红帮座堂大爷李上魁个人组织了1个戏班,成员多为红帮兄弟,以唱“汉二簧”为主,在县内及凤县、天水、汉中等地演出。民国6年(1917),戏班随帮会停止活动而解散。民国20年(1931),玉皇庙梁作丑等人组织社火会,梁任会长,每年春节在当地演出,并有乐队伴奏,各角色所唱曲子颇受欢迎。民国21年(1932),江口民团头目冯禹三买下外地人到江口演出后的皮影戏箱,组成戏班子,在江口等地演出汉调桄桄,延续数年。民国25年(1936),民间艺人熊志民、杨培茂、罗西平等组织汉调桄桄戏班,并在江口操办“社火”,职员30余人,行当俱全,规模较大,延续10年左右。民国29年(1940),玉皇庙郭泰祥、郭友岗置办头帽等道具,培训学员,教唱曲子,始排曲子戏,不定期在本地及两河口、柳川、江口等地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宣传发动群众,配合共产党的各项工作,县人民政府组织了民间戏班,经过培训汇演,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业余演员和业余剧团。1951年,枣木栏组建留侯文艺宣传小组。1953年改为枣木栏业余剧团,共60余人。在凤县汇演中获锦旗1面。“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停止了活动,其戏装道具毁于“破四旧”。1952年,马道区建立文艺宣传组,共30余人,1958年改为马道业余剧团。1959年,自编秦腔剧《山区是乐园》,获“演出优秀奖”;1960年,自编秦腔剧《黄家院食堂》和口技(陈光才树叶吹奏),以及山歌齐唱等在汉中地区职工文艺调演中获“演出优秀集体奖”。“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自行解散,戏装道具毁弃。1972年,玉皇庙公社组织文艺宣传队,先后排演《三世仇》、《穷人恨》等现代剧目,1977年,参加凤县等地业余文艺汇演后解散。 曲子戏在留坝深受山民喜爱。玉皇庙的曲子戏更具特色。曲子戏简称“曲子”,又有“吟曲子”和“曲子戏”之别。“吟曲子”也称“地摊子”、“围鼓子”或“板凳戏”。曲子歌时,和以三弦、月琴、琵琶之属。昔时私塾学子逢会聚友时歌唱,谓之“吟曲子”。据老艺人讲,它不需专设舞台,更不用化妆,类似今日的戏曲清唱,为城乡群众一种自娱形式,所用器乐也较简单,少到以三弦配一碟子,即可演唱,“曲子戏”较复杂。它和其他戏曲演出一样,首先要化妆,其次是唱、念、做、打并重,还要有齐全的服饰、道具和复杂的文武场面,并有乐器进行伴奏,在舞台演出。 曲子戏历史悠久,源于关中地区的眉户戏。进入汉中地区后,分别与汉水、巴山民歌、小调、山歌、情歌相融合,同时在唱、白中均以汉水流域人民的语音为基础,故形成独特的“汉中曲子”,流行于留坝、勉县、城固、洋县、南郑、汉中、西乡等地。 留坝曲子戏,最初由城(固)、洋(县)避难者引入。民国25年(1936)宝汉公路开通后,做为“源”的眉户曲子戏,就直接与流传到留坝的城、洋(县)曲子戏交融,从而形成了具有留坝特色的曲子戏。 曲子戏的曲调很多,向有36小调、72大调之说。据老艺人讲,曲子戏的调远不止这些。它“一曲为调,大曲率以‘月调’,‘背弓’、‘五更’‘金钱’、‘紧数’、‘慢数’、‘月尾’等调集成,一曲甚似南北曲之成套”。其调大多直接采用眉户调,如“岗调”、“银钮丝”、“西京”、“采花”、“紧诉”、“慢诉”等;也有像“剪花调”、“莲花落”、“钉缸”等当地民间小曲演变而成的新调。由于曲子戏演出方便,题材多为民间爱情故事,贴近生活,故为民众喜闻乐见。又因地域变化,语音基础各异,当地山歌、小调与戏曲渗入融合等因素,曲子戏在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 玉皇庙曲子戏既有眉户原调,又比眉户的调多;既有城(固)洋(县)腔,又较城、洋曲子柔。因此形成似眉非眉,似城、洋又非城、洋的新型曲子戏,具有独特的韵味。如玉皇庙曲子戏中的“慢诉”调,明显地渗入了当地“竹马戏”的唱腔。如留坝的“采花调”,除较城、洋县唱腔婉转、自然外,尾音加有和谐的托腔,更给人以婉柔之美感。玉皇庙曲子戏1931~1970年较盛,“文化大革命”中被摧残。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