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宋文学家李廌,系华州人,投师苏轼门下,为“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赞其“笔墨翻澜,有飞砂走石之势”。诗风雄健奇丽,七古和七绝尤为出色;散文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颇具逻辑性。华县于明清两代,能诗文者颇多,其中水平较高者有张潜、王维桢、王志湉、王志沂等人。民国时期,华县人的文学创作,多能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或揭露,或批判,或启迪民智,或发出斗争的呐喊。如张仲洽的小说《危船》,用曲折的笔调,讽刺了反动当局在外患面前的不抵抗主义和对人民的镇压。袁桢和张永谦的诗歌《华民苦》与《我忆十八年》道出人民于天灾人祸中的苦难。民国初年的皮影班社强聒社自行创编的剧本《金莲痛》、《剪发令》、《鸦片战》、《睁眼瞎子》等,志在移风易俗,启发民智。大革命时期,许多共产党员、进步青年编演了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话剧、活报剧、快板等,有力地配合了华县农民运动的兴起。1928年渭华起义期间,革命农民创作了许多歌谣,痛斥土豪劣绅的欺凌压榨,表达了跟着共产党奋起斗争的决心,据1984年征集整理,有歌谣224首,故事251篇,近20万字。抗日战争初期,咸林中学、县立小学创作了一批救亡图存的话剧剧本和诗歌等。在民国时期,还产生了一些戏剧作家。下庙胡村人王辅臣在西安易俗社曾编有《一线天》、《一磅肉》、《媚外镜》、《全贞记》等15个剧目。辛庄小涨人吉自正曾在新汉社戏班和马当剧团任编辑,编有《半壁河山》、《艳娘传》、《牛马婚姻》、《汪精卫传》等剧本。城关大街人刘云峰曾创作了皮影戏剧本《莹绣钏》、《金镶玉镯》等。金惠毛沟农民胡兆奇,刻苦自学,创作了皮影戏剧本《玉凤钗》、《虎逼缘》、《抬和尚》等。 解放以后,群众性的文学创作蓬勃兴起,许多工人、农民、教师、干部,利用业余时间挥笔创作,县文化馆积极予以指导和培训,使业余文学创作大为活跃。仅据1981年至1989年统计,全县有业余作者61人,在地区以上报刊发表小说85篇,散文42篇,诗歌87首,剧本12个,曲艺脚本14个,故事、传说、寓言等114篇。魏凤男、陈胜莲夫妇(教师)自1962年至1979年,在《延河》、《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故事16篇。少华乡农民郑可新在《湖北日报》、《延河》、《群众艺术》等报刊上发表诗歌20多首;张汝鸿的《老镢与大山》刊登在《诗刊》1978年第五期上。史育民、史新宇等也创作发表过诗歌。刘云峰创作的碗碗腔剧本《九纹龙起义》,刘云峰、吉子正改编的碗碗腔剧本《兵火拉伞》由长安书店于五十年代出版。下庙乡农民孙炳灵热爱地方戏剧,潜心剧本创作,从1953年至1989年创作改编的剧本有59个,由长安书店出版和在《陕西日报》、《群众艺术》等发表的就有12个。教师史育中搜集改编创作的渭华秧歌小戏《卖杂货》等5个剧本于八十年代先后在省地一些刊物上发表,其中的《小喜接妹》还发表于《民间文学》1985年元月号上,《卖杂货》于1987年12月获省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