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锣鼓 本县民间锣鼓由大小鼓、铙钹、锣组成,主要于年节、庆典、游行、报喜、出社火、闹杂耍、戏前打开场等场合演奏。其敲法有:“旦子锣鼓”、“游行锣鼓”、“十样景”、“三滴水”、“笨锣鼓”、“三部曲”;与舞蹈相结合的鼓舞还有“撂锣”、“上锣鼓”、“三圆鼓”、“五圆鼓”等。 (一)三部曲锣鼓 为本县东同蹄、西同鞮等村庄所特有。设大鼓一面,小鼓二面,大铙钹多副,小锣多面。先奏序曲,以整饬队伍,聚集群众;再奏正曲,表演精彩技巧;尾曲为压轴表演。三段演奏均在指挥竿指挥下按鼓点子进行。 (二)笨锣鼓 流行于县中部、东南、西南各地。其敲法各地大同小异,俗称“乱刮风”。 (三)上锣鼓 为伏六乡东雷村独有。该村地处徐水和黄河汇流的三角地带塬头,传说村子扎在“五鬼头”(乌龟头)上,若每年开春不敲上锣鼓“镇魔驱邪”,村子就不得安宁。东雷村“上锣鼓”分两队进行。所用大鼓略小,铙钹却比一般大一倍。每队有饶钹10多副,铜锣八、九面,小鼓一面。开始时,两队各敲各的锣鼓经,叫“排锣”。接着敲“流水”,以烘托气氛。“上鼓”时,鼓点急促,敲锣人轮番上前,一脚踩鼓,一脚蹬地,和敲鼓人同时围鼓跳跃转圈。最多时有四人同时“上鼓”,铙钹高举头顶,敲得越发有劲,观众仿佛置身于“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敲到高潮,随着一声口哨,一队扛鼓便跑,另一队紧追不舍,火铳前面开路,灯笼火把辉映,口哨此起彼伏。追上了,就把鼓撂到被追上的一方鼓上;另一方不肯,争得难分难解。争夺中,难免破皮流血,但愈是这样愈高兴。据传,见了血,妖魔鬼怪就被镇住了,当年一定五谷丰登。时虽数九寒天,但敲击人却光着膀子,身挂两串马铃,个个汗流夹背。敲大鼓的还有专人在身后用小簸箕扇凉。如此,直到深夜兴尽方散。一般每年正月十四日到十六日连敲三晚。 1986年12月,省电视台拍摄“上锣鼓”,在春节文艺晚会节目中播放。《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和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分别于1986和1987年元霄节到东雷村录制纪录片。在1987年12月召开的“陕西省民间舞蹈学术讨论会”上,“上锣鼓”被誉为研究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四)百面锣鼓 流传于县东北乡,以东同蹄最佳。其特点:动时虎啸山林,静时鸦雀无声。一队锣鼓有大鼓一面,小鼓2面,小锣2至3面,大锣数10面,大铙数10副。鼓居中央,锣、铙分列两行,受两个指挥竿指点,阵容庞大,故名“百面锣鼓”。敲打过程为:序曲,也叫“三齐王乱点兵”;正曲,俗称“文武魁”,又叫“二龙戏珠”;尾声,锣鼓随喊声渐落。 (五)五圆鼓 因主奏者同时使用一大鼓和四小鼓而得名。如用两小鼓,则叫“打三圆”。这种鼓舞主用于民间丧葬、迎亲、祝寿等活动,故又名“五子登科”或“五枝梅花”。演奏“五圆鼓”时,除大、小鼓外,还有大锣、中钹、马锣、小钹以及唢呐等伴奏。演奏者5至7人,多至9人。路井镇北党村王忠信把“五圆鼓”演奏分为《喜庆锣鼓》、《双凤朝阳》、《五谷丰登》三个乐段,能娴熟地运用“单双过桥”、“单双扫边”、“单双盘龙”、“单双过肩”等10多种敲击法。1983年王忠信的“五圆鼓”开始搬上舞台;1984年初参加渭南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获一等奖;1986年6月30日参加陕西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改编和演出一等奖;1989年12月30日和曹海荣、夏贵乾等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汇演,获文化部三等奖,县文化馆梁兆峰获辅导三等奖。 二、鼓乐班 鼓乐班,又名“乐人”、“吹鼓手”。每班3至7人,为“红白事”或神赛、庙会围场演奏。古代以奴隶或没籍犯官的后代充任“乐人”,千百年来被蔑为“贱业”、贱民。清末,本县有鼓乐班13家。民国时期,有名的鼓乐班有:和阳村赵家、蔡苜村胡家、平政村李家、张家庄王家、杨家庄曹家、南蔡庄晁家和北党村王家,吹鼓手均为男子。 建国后,部分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的演员、乐队成员陆续加入鼓乐班,男女均有。1956年3月11日,伏六乡名艺人陈根成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音乐会演,其唢呐吹奏的“百鸟朝凤”获一等奖。“文化大革命”中,各村成立“同乐会”取代鼓乐班。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鼓乐班又现活力。1983年7月,合阳县民间吹打乐艺人协会成立。1985年,全县鼓乐班18家,固定长期从事表演活动的207人,其中1990年获证者170人。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