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安塞秧歌,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每逢喜庆的日子,城镇农村都有闹秧歌的习俗。 安塞秧歌流派众多、五光十色。最有特色的当数过街秧歌、排门秧歌、走灯秧歌。内容有踢场子、打腰鼓、扳水船、跑竹马,其牌场不下百余种。 1949年前,秧歌一般由伞头、吹手(唢呐)、腰鼓和“扭家”(拉花)组成。“扭家”即伴舞者,均为男扮女装,妇女不得参加。每队秧歌还有蛮婆、蛮汉殿后。蛮婆、蛮汉一手提油瓶,一手执拐杖。扮相滑稽,最能吸引观众。每到一院落表演完,执瓶向主家收清油,供正月十五晚上转灯用。 1949年后,秧歌内容逐渐增添了水船、骑毛驴、耍狮子、推小车、高跷、扇子、大头娃娃等,姑娘、媳妇也参加了秧歌队。 秧歌队的领头叫伞头。伞头,一般手举一倒斗型灯笼,后改为举一挽有彩绸的伞,轻便易动。秧歌队如何走,变什么队形,扭多长时间,唱什么词调等,均由伞头决定。伞头要具备人才、文才、口才,风趣活泼,见机行事,尤需能即景生情,即兴编唱。 秧歌队每到一处,在伞头的带领下,先走大圆场,再变换各种队形,组成各种图案。常见的有:“踩四门”、“卷菜心”、“扭麻花”、“蛇盘九颗蛋”。最复杂的要数“十二连灯”,秧歌队人少或伞头经验不足者,不敢贸然变此花样。大场子走完后,即为小场子,由腰鼓、旱船、跑驴等轮番上场,以腰鼓最受欢迎。 闹秧歌,一般在腊月二十以后开始组织人员,训练几天,待过年后,从正月初二起秧歌。老百姓认为,正月动动响声,全年安顺。秧歌队开始“沿门子”即挨门挨户拜年,主人以各自的经济力量摆烟、酒、糖、茶以示招待。大多给人民币,旧时给米,多少不等,以资助活动费用。到那村拜年,由那村安排食宿。有的秧歌队从正月初二直到二月初“龙抬头”动了庄农(农活)才解散。 80年代后期,逢国庆和元旦,县城、乡(镇)所在地由各学校或文化单位、附近农民组织秧歌队,给机关单位拜年。农村仅在春节时有活动。 凡闹秧歌的地方多转灯(转九曲),各地时间不一,有正月初六、初七、十五转的,也有二月二才转的。若定下日子,事先选灯场、准备灯、结扎灯场彩门等。灯盏因数量多,有时分给各户做,有时集体做。灯用萝卜削或泥捏,不管采用什么形式,要求一律统一。勾灯场,何处为通道,何处要闭塞,由有经验的人负责。灯与灯之间一般相距1.5米至2米。灯场由361盏灯组成方阵,意即一年中一天一盏灯,常余一盏,取吉庆有余之意。灯的位置确定后,则将灯盏固定在刨起的土堆上,再围上红绿色彩纸添上灯油,这叫纸灯。还有一种高灯,是将齐腰高的木杆或高粱秆插在置灯的位置上,置灯盏于杆的顶端,添油加捻,届时点燃。从80年代始,大多用蜡烛代用,简便易行。 转灯的全过程可分为祭风、围场、进场、点五方、出场、再围场、祭鬼魂、表演等阶段。 转灯前首先要祭风,由伞头领唱祭风歌,期望(祈求)神灵将风压定。然后由秧歌队为先导,观灯者紧随其后,由彩门入口进入灯场,按规定路线绕场行走。方阵分五方,即东南西北中,每方中央插旗一面或置亮灯一盏,上书此方位,伞头到此方位即唱一段古代人物事迹。点罢五方,走完九城,即由彩门出口出场。秧歌队围住方阵,锣鼓仍敲,让尾随其后的人顺利转完。观灯者全转完后,在伞头的带领下,秧歌队叩头跪拜祭鬼魂,意在请祖先也来观灯。 祭罢鬼魂,开始端灯。尤其是没有小孩或男孩的婆姨(已婚青年妇女)的动作最为麻利,他们纷纷“偷灯”,小心翼翼,不让其熄,端回家中置于锅台上,彻夜不灭。天亮将灯藏好,第二年观灯时将其放入灯场内。 当地群众对观灯兴致很浓,夜幕降临即到灯场,有的甚至从10余里路外赶来参与活动。人少秩序好时,每人可转两次。观灯人太多则容易将灯挤坏,维持秩序的相当重要。转灯中有一些迷信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已被革除。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