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安塞雕塑包括石雕、木雕、捏塑(面塑、泥塑)3种,尤以捏塑普及。 1.石雕 从80年代仍存留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的12处石窑可以看出,安塞县历史上石雕艺术精湛,刀法洗练,线条流畅优美。保存较好的主要是寺庙里的佛像,还有碑、石狮子等。明清两代石刻艺术盛行,技法高超。80年代保存完好的石狮子、石碑,久经风雨、仍神态依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不兴石刻,石雕艺人逐渐转入箍石窑等一般石活,致使石雕艺术处于失传的境地。进入80年代,一些有钱人又时兴立碑,原安塞健在的石刻艺人又开始石刻并传授技艺。技艺较高的有招安的申太来、桃树湾的郭忠孝等。 2.木雕 安塞木刻主要是民间艺人纸匠用木头雕刻人头,做童男童女的头颅模型,还有一些木匠在棺木上刻花。 3.捏塑 是安塞最普及的妇女艺术,包括面塑和泥塑。 〈1〉面塑 当地称“面花花”,分别在过年和清明时制作。每到腊月或清明节前几天,乡村里家家户户的能婆姨巧女子,忙忙碌碌地捏起“面花花”来。将小麦面发酵成面团搭好碱,捏成燕子和十二属相等造型的面食,蒸熟后即成为秀雅精美的艺术食品。蒸出后,还要拿食品色点染,给燕子画上彩翅,老鼠点上黑眼,猴子染成红屁股,以多色多趣见长。面花稍干,把红枣和面花间隔串起,家有几口人串几串,挂在窑洞窗前壁上,与窗花相映,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央美院教授、民间美术系主任杨先让称安塞“面花花”是民间美术的“酵母”。 〈2〉泥塑 安塞泥塑为两种,一种是塑的庙中神像,是男人的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些人以塑庙宇神像为主,采用传统的塑庙方法,有固定的造型模式和造型,格式,有画谱,不可随意变更。“文化革命”期间大部分庙宇被当作“四旧”毁掉,艺人改行。80年代,一些地方再造庙宇,重塑神像,又出现了一批民间泥塑艺人,有招安的云尚虎等人。另一种是妇女的艺术,出自逢年过节使用面杖、剪刀、梳子做出奇巧的“面花花”的农村妇女之手,既有“面花花”的风趣,又有泥塑的效果。以其拙朴、生动、浑厚、粗犷、明朗、夸张的艺术造型特点,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 安塞泥塑尤如安塞面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凡是过年过节,老婆婆给自己的孙儿、孙女捏个虎、狮、猫、狗,一图吉利,二作为礼品供娃娃们观赏。捏虎为镇宅,捏狮用以避邪。1987年,县文化馆的美术干部组织六七十岁的剪纸、面花能手,让她们捏泥塑。不几天,一件件拙朴、生动、自然的泥塑艺术品捏制而成。这些作品有着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神秘气氛,酷似一件件刚出土的汉墓古物,给人以启迪与思考。不少专家看了后惊叹不已,认为安塞泥塑和“面花花”是安塞民间艺术最主要的原型,也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原型。这些妇女逢年过节做面花花,平日拿菜刀、面杖、剪刀、针线的手,很自然成了艺术家的手,把世代由母系传统的技法继承下来。 安塞泥塑的许多祥禽瑞兽犹如安塞剪纸,透露出遥远的图腾遗影,记录了由氏族部落融汇为民族的发展历程。艺匠们能娴熟地把握民间意象程式规范,自由地创造万物,驱使神鬼,完全不像写实艺术那样受到客观景象和定点透视的局限。她们手下的作品,大多为鸡头鱼身、人首蛇身、鱼身人面、狮身人首等超自然形态,超客观逻辑的综合造型是对原始艺术造型的继承和发展。安塞泥塑用当地的黄胶土兑黄土,加入纸屑,用水渗湿,再用斧头或木棒反复捣舂后即可使用。虎狮猫狗、猪马羊牛、蛇龙凤兔都是创作对象。取材多为劳动人民最熟悉的生活和生产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从中发掘出新奇、不同寻常的意蕴,运用寓意、象征、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对生活美的颂扬。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