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和秧歌在本县民间广泛流传,历史悠久,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出集中在春节,常常是从正月初一闹到十五,元宵节是高潮。有些村庄甚至元宵节后还要持续几天,以尽欢乐。 社火和秧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演出场地可大可小,表演队伍可多可少。将音乐、舞蹈、戏曲、说唱、体育、美术、杂耍融为一体。粗犷、豪放、活泼、风趣、滑稽、诙谐,因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久传不衰。 社火、秧歌的参加者,下自七、八岁的儿童,上有七、八十岁老翁。建国后,提倡男女平等,始有女性参加活动。本县习俗中,凡闹社火、秧歌,首场必须先到各个庙宇去“敬神”,然后才在村庄内广场上活动,谓之“打官场子”。此后每天轮流去各家各户活动,谓之“拜年”也称“串门子社火”或“串门子秧歌”。表示迎喜接福,并备烟、酒、茶、果招待,有时还要给若干赏钱。民间谚语有“锣鼓一响,黄金万两”的吉利话。 本县流行的社火、秧歌主要有: 一、高跷 即用木材制作的长腿。一般分为“三尺腿”、“四尺腿”、“五尺腿”,技术越高木腿越长。社火队踩高跷的活动过去都在白天进行,大多扮演《回荆州》、《白蛇传》、《火焰驹》等戏剧人物造型。为了节约经费,多是自己动手制作头盔、衣装和刀枪剑戟,少数出钱购买。其化妆比较粗糙、滑稽、荒诞。社火表演一律采用大锣、大铙、大鼓作为主要打击乐器,敲打起来震天动地,威武激昂,具有古战场格斗厮杀气氛。有的在高跷队伍最前边,排一二位武功演员扮演孙悟空或其它小丑,跳跳蹦蹦、闹闹翻翻,俗称“吆社火”、逗人嘻笑。在前边开路,以免影响高跷队伍。 二、芯子 群众俗称“稍子”,意思是又高又惊险,犹如树梢子。芯子的表演,过去由于各种物质条件的限制,制作时多用粗铁棍和木料作材料,安装在牛拉车上。现选用优质钢材安全保险,大多在拖拉机、汽车上安装,人物造型亦较前逼真细致,服饰华丽,表演玄妙、惊险、引人入胜。芯子表演队多扮演《牡丹仙子》、《刘海打柴》等戏剧人物,锣鼓伴音、徐徐落曲,一般不唱歌。扮演者挑选十岁左右的男女儿童。 三、秧歌 本县秧歌是一种适合于广场、院落作集体表演,有歌有舞的民间艺术。演出时有小锣、小钹、花鼓组成的乐队,与文角、武角组成表演队伍穿插一起,绕一大圆圈,边走边舞,打击乐停止时开唱。一般一名男角领一名女角,也有一名男角领几名女角,无严格规定。开唱时光走动、不扭不舞。歌词大多是民间流传有关庆贺丰收、四季平安、人畜兴旺、男女爱情等内容。也有触景生情、即兴编唱。 四、霸王鞭 是本县流传的一种广场表演艺术形式,是社火秧歌内容之一。过去人称“浑身响”、“花棍”、“金钱棍”等,是由旧社会穷苦人讨饭时打狗用的棍子演变而来,其鞭(棍)长2尺或3尺不等,大人玩时可长,儿童玩时可短。在木鞭(棍)上钻10个左右小孔,孔上系几个小铜钱,舞动时使铜钱相互碰击发声,也有系小铜铃,声音清脆悦耳。表演时按实际情况可以8人、10人、12人不等。酌情组成圆圈、方阵、图案等种种集体舞蹈队形。可以纯男角、纯女角,也可以男女角对等搭配。并有双人对鼓点,上下左右挥动木鞭(棍),并用鞭(棍)敲打自身的肩、背腰、腿等部位,或与他人对打演奏。 五、彩旱船 是本县秧歌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俗称“彩船”、“彩莲船”、“跑旱船”。其船体用竹或木棍结扎而成,彩纸彩绸装饰,插彩花,挂彩灯(夜间最好用红纱灯),船头船尾翘起,船体象征水的部位,可按驾船演员的高低,长短不等地围以白布或绿布,以不露演员脚为原则。表演时,演员扮作一位俊俏少女,彩衣彩裤,稳坐船中,一名老艄公手执蒿杆划船,进行各种划船表演。花样根据演员水平。旱船表演,演员用小碎步走动,双手操作船体,微微舞动,似船在水中漂游,再伴以锣鼓声乐,边舞边唱,也有只舞不唱船停时再唱的。表演行船搁浅时,艄公即兴编唱一引起逗趣的歌词,极富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六、竹马 是本县比较流行的秧歌活动中重要内容之一,是仿照古代战争骑兵阵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用竹子制作小马、糊上纸(布)壳,涂上颜色,用线麻制成马鬃、马尾、马身系在演员腰部,马脖系上铃铛。表演时,演员一手扯马缰,一手挥马鞭,随着锣鼓音响,有节奏奔驰。可以摆成多种多样的战斗方阵,进行骑兵战术表演,表演中发出战马嘶叫声,喊杀声,场景雄伟激昂,威武森严,如临战场。表演竹马,主要看演员的骑马功夫和变换战阵花样,特别是看引马人(指挥者)的技术和战阵变换艺术,一般不唱。 七、其它本县流行的还有 “狮子”、“龙灯”、“跑驴”、“拉骆驼”、“二秃子打架”、“张公背张婆”等民间艺术形式,其制作难度大,成本较高,一般表演较少。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