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戏剧(曲)历史 本县戏剧(曲)艺术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末和清初。当时在陕西、甘肃一带兴起修庙宇祭神灵的风气,本县境内凡有庙宇的地方都建有戏楼,这些庙宇、戏楼,一律砖木结构,飞檐筒瓦、雕梁画栋,非常讲究。凡“龙王庙”、“山神庙”、“娘娘庙”、“关帝庙”、“文庙”等每年定期有庙会,过庙会时必然要唱3天4夜大戏。这样年深月久,相约成俗,一直流传下来。我县典型的戏剧庙会有:农历(以下同)二月十五日县城庙会,三月三日店头街庙会,三月初六隆坊街庙会,三月初十太贤村庙会,三月十八日上官村庙会,三月二十二日田庄街庙会,三月二十六日土桥子庙会。还有“长寿山”、“老爷山”、“忠义山”、“晋公庙”、“普乐寺”、“栳栳寺”等处不定期的庙会,都要演戏祭神。这些戏剧演出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每逢遇庙会唱戏时,周围数十里地的群众拖儿带女全家出动。既向神灵烧香献供,又看戏观光,以饱眼福。即使一些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也修建有各种名堂的小型庙宇,群众为了表示善心诚意,唱不起大戏时,也要设法唱上3天4夜“皮影戏”、“线胡戏”或“木偶戏”。 本县群众习惯把首场演出称为“挂灯”,把末场演出称为“落台戏”。每次庙会祭神,各家各户都自觉捐钱,多少不限,群众俗称给神上“随心布施”。各家各户还要按男性(男丁)给戏班子艺人管饭。 第二节 剧种 一、秦腔 击节乐器主要是梆子,音调高亢激昂,便于表现剧中人物的雄壮悲愤情绪。明末陕北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曾将陕西梆子作为“军戏”随军演出,籍以鼓舞士气。因而“梆子戏”也随着农民起义军的转战,流传到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区。本县与800里秦川毗邻,故秦腔是流传本县最早,历史最长的一个剧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二、眉户 我县群众称其为“迷胡”,因其曲调缠绵委婉、悦耳动听,引人入“迷”的缘故。传说眉户剧最早是少数人,用一把胡琴伴奏,就能在街头院落清唱,后来慢慢演变成舞台演出。明末清初以来就在我县流传,仅次于秦腔。 三、碗碗腔 随着皮影戏演唱而流传本县。建国以后皮影戏演唱中,有些夹杂唱曲子或秦腔的皮影戏轻装简行,最适宜于本县山村小庄活动。 四、线腔 即线偶戏,线猴戏腔调。明朝以来即在我县流传,因其表演、音乐、唱腔道白别具一格,同时轻装简行,便于在山区活动,室内室外均可演出。所以线腔戏和皮影戏一样,颇受本县群众喜爱。 五、其它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山西被日寇占领后,一些同胞逃难来到黄陵县一带,曾将河南梆子、河南曲子、山西梆子带过来,组织成小戏班演唱,因唱词听不懂,当地人不甚爱好,故流传时间不长。 第三节 剧目 建国以前民间最喜欢,流传最广泛的剧目有:《大登殿》、《金沙滩》、《蝴蝶杯》、《百宝箱》、《西厢记》、《鸳鸯楼》、《白玉楼》、《金碗钗》、《双凤钗》、《游西湖》、《狸猫换太子》、《法门寺》等大本戏,还有《杀狗劝妻》、《二进宫》、《三回头》、《柜中缘》、《赶坡》、《探窑》、《拷红》、《借水赠钗》、《拾玉镯》、《祭陵》、《三对面》、《断桥》、《杀庙》、《斩单同》、《杀四门》、《长板坡》、《三娘教子》等折子戏。广大群众最喜爱看有关“魏、蜀、吴”三国和“杨家将”的戏,这些戏剧中的人物故事已经家喻户晓。 建国以后,群众中最流行的剧目除传统剧目外,现代剧有:《鱼腹山》、《穷人恨》、《血泪仇》、《梁秋燕》、《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沙家浜》、《祝福》、《红灯记》等。特别是《白毛女》、《血泪仇》、《梁秋燕》几个优秀剧本,广大群众百看不厌,有的人甚至看戏成瘾。 第四节 旧社会的戏曲班(社) 清末以前,当地无人学艺,本县没有专业的戏曲班(社),都是关中地区的戏曲班(社)来庙会演出,民国初年,本县始有组织皮影戏和线偶戏班(社)。因此类戏曲班(社),从艺人员少,戏箱道具简单,特别适宜于山区活动,加之花费少,山区群众能负担起,因而这些小型戏曲表演班(社)便应运而生。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