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本区民间长期流行。多以三弦为主,配以小鼓小钹、小锣、小笛、竹板等乐器,在屋檐下,街道中等群众容易集中的地方演唱。清末及民国时期演唱的主要内容有《二姐娃做梦》、《好媳妇》、《脏婆娘》等。以后渐衰。 抗日战争时期以及因水旱灾害逃来咸阳的河南、山东、安徽等省难民,在县城北关(今辖区兴无村一带)自由组建小曲艺团体,以向群众卖茶及休息的名义进行说唱。新中国成立后,曾组建和平茶社,继续说唱。1956年3月,茶社取消,成立了“咸阳市曲艺改进组”,在今新兴剧院北边盖起曲艺棚,仍继续说唱。“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活动。 1982年,市文化馆联络陕西纺织器材厂等单位曲艺人才组建业余曲艺队,由3人发展到20多人,在城区巡回说唱,很受欢迎。说唱的形式主要有山东快书、陕西快书、数来宝、相声、快板等。其内容以英雄模范人物、传奇人物和历史故事为主。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