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的散乐百戏即现代社火的前身。据《东周列国志》载:“秦俗,农事毕,国中纵倡乐三日,以节其劳。凡百戏任人陈设,有一长一艺所能者,全在此日施逞。”据民国县志载:“春节,元旦祀六神,戚友相拜,以食物互遗。上元昼作社虎、柳木腿诸戏,夜则张灯作竹马、龙灯、纸船各戏,金鼓喧阗,举国若狂,然亦古傩礼之风。”今日城乡群众正月十五闹社火,主要是为了庆祝佳节,喜庆丰收,以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特别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群众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广大城乡群众更有兴致和精力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热火朝天地大闹社火,欢天喜地,竞相表演。在城内,以西街(主要为利民村)的牛拉鼓,北街(主要为旭鹏村)的高跷(柳木腿),南街(主要为团结村)的芯子、竹马最为著名。在农村,以周陵乡的牛拉鼓、北杜乡的高跷、窑店乡的竹马、底张的狮子最为著名,各工厂的社火更是五光十色,各显其艺。 社火里面最能体现群众艺术水平和浩大声势的要数牛拉鼓。至今在群众中仍流传着“没有牛拉鼓成不了社火”的说法。《诗经·大雅·灵台)有“贵鼓维庸”的记载。“贵鼓”即大鼓。因鼓大,人不易抬行,要放在车上以牛拖拉,因此名曰“牛拉鼓”。现在多用拖拉机、汽车代牛拉鼓,有时为突出传统特色,仍用犍牛拉鼓。鼓面直径一般在两米以上,鼓身描龙画凤,纹饰古朴典雅,以寓吉祥。鼓棰形似长形棒棰,系着采绸,擂起鼓来,声震二、三里,加上鼓手优美的舞姿,给人以威武雄壮之感。这种艺术特色,体现了秦人粗犷豪放的气质。 牛拉鼓是鼓乐与舞蹈的结合,由锣鼓队与梆绞舞队组合表演。锣鼓队又由大鼓(即牛拉指挥鼓)、小鼓、大锣、小锣、螺号和铙钹组成。铙钹少则几十副,多则二、三百副。击鼓的人常饰传奇或英雄模范人物,边击边舞,随着鼓点的变化,百余副大铙同时高举,双手灵活翻腕,象一群金色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鼓手的表演动作也很讲究,有点击、抢击、滚击、单抛棰、背抛棰,还有“童子拜佛”、“金鸡独立”、“回头望月”、“霸王背鞭”等。 锣鼓乐谱繁多,均以口授锣鼓经世代相传。多年来多用《什样锦》或《社火鼓》。其中有“三起三落”、“杀鼓头”、“单马”和“千鼓头”四个鼓头和四环花样“单劈”、“单棰”、“单过桥”、“双铃”,以及两个主调“千鼓番”、“四季花”。击鼓时任鼓手灵活选取一种鼓头作为开始,再转入“四环花样”中某一环,再进入主调。主调“千鼓番”运用得很多,也是全曲的高潮,特点就是翻铙。“四季花”的特点是亮大锣,铙钹息,起伏跌宕,轻重缓急,节奏鲜明,张弛有致,引人入胜。本区渭阳乡利民村的郑明寿、郑志文父子,是众多鼓手中的佼佼者。明寿临终前,嘱附他的儿子在床前击鼓送终。志文含泪击鼓,老人安祥离去。他的棺上彩绘着大鼓、铙、锣等乐器,棺内置一对鼓棰陪葬。他给儿子传授的击鼓舞姿有“十二花”等。 社火活动中的梆绞舞,主要道具是梆子和绞子(也叫札板)而得名。梆子是一种长方形带把的空心木块。绞子是两根长约70公分、宽约5公分厚的木板,顶端用带环的铁链相连,顶部饰以彩人。耍社火时,在锣鼓的伴奏下,将梆子和绞子的表演者三四十人或五、六十人两相对面各为一队,边舞边敲边前进。表演者可男可女,队形变换相当灵活。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