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艺创作 一、创作组织 50年代。辖区群众文艺创作由区文化馆派员深入基层,结合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其进行组织、辅导。1962年秋,区文化馆组建戏曲、音乐、美术3个业余文艺创作组,分别开展不定期的创作研讨活动。 1965年10月,现域并入郊区后,现未央辖境内的业余文艺骨干,分别参加郊区文化馆各创作组活动。 1980年7月,未央区文化馆重新组建起文学、美术、音乐、摄影4个业余文艺创作组。1988年,各创作组改建为西安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未央分会,设文学、戏曲、书画、摄影、音乐、故事等6个分会,有成员250人。 二、创作活动 境内群众文艺创作活动始于50年代中期。合作化初期,即涌现出草滩乡后村农民业余作者李宗俭创作的秦腔剧《挖界石》。汉城乡惠东村惠存宝创作的小快板,曾被草滩区文化馆汇编成《惠存宝快板集》。 1958年8月,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以后,随着文化“大跃进”的出现,辖区内以歌颂三面红旗①为主题的壁画覆盖全区,诗歌创作风靡一时,现域内的“赛诗会”迭起,诗歌创作数以万计。 60年代,随着群众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业余文艺创作呈现高潮。其中现代戏曲有:《半碗剩饭》、《好妈妈》、《勤俭之花》、《红心薯》、《走亲家》、《玉米田畔》、《田园新歌》、《血海冤仇》、《平地战歌》、《好媳妇》、《新迎亲》、《要不够》等剧本30余件,以及《毛主席著作照我心》、《我是公社八大员》、《八个老汉唱新春》等小演唱节目。1963年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后,大唱革命歌曲活动立即在境内掀起,歌曲创作呈现高潮。音乐创作组创作的《永做革命的下一代》、《红领巾之歌》、《学习大寨劲头高》、《学雷锋唱英雄》等近百首革命歌曲,在区内被广泛演唱。 “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一花独放,戏曲创作陷入低谷。现域业余作者在郊区文化馆主办的《郊区文艺》、“小寨诗画廊”发表了相应作品。 1980年7月,区文化馆创刊《未央文艺》,至1993年底共刊出9期,发表各类文学稿件224篇。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和创作骨干。西航公司业余作者张胜利曾多次在《延河》、《神剑》、《山西文艺》等刊物发表小说,其中《八舅》曾被人民出版社收入年度选刊。84545部队业余作者肖阳的小品《大年初一》、《唢呐声声》等,曾多次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出,《中国工人之歌》被中央电视台、全国总工会评为“瀛丹杯”词作一等奖。省丈监部队业余作者李智明潜心歌词创作,发表歌词百余首,出版有《清泉的歌》、《橄榄绿的风采》等词作集。 ①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第二节 综合宣传 一、时事政策宣传 建国后,文化部门把开展时事政策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开展文化娱乐融为一体,为切实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服务。 50年代初,即采取流动广播、田间读报、图片展览、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紧密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政治运动,开展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中苏友好、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时事政策宣传。通过教唱《东方红》、《歌唱祖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志愿军战歌》等革命歌曲,向群众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50年代后期,又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宣传农业合作化。 60年代,各村、社俱乐部普遍通过《刘介梅忘本回头》等图片展览和忆苦思甜活动,在农村广泛开展算“两账”①忆“三史”②教育,提高群众无产阶级觉悟。 196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落入侵中国领空的美国U2侦察机,区文化馆即编印《打得美》小报和传单,广泛散发、张贴,鼓舞群众,树立必胜信心。60年代中期,通过街头诗画廊、电影映前宣传等形式,开展农业学大寨等宣传活动。 二、科普知识宣传 50~60年代中期,配合有关部门,通过放映幻灯、图片展览、电影映前宣传等形式,广泛开展《天狗吃不了月亮》(宣传日月食)、《旧法接生坏处多》、《科学种田产量高》、《怎样使用化肥》等科普知识的宣传。 80年代,区文化馆、区科委、区计生委联合设置街头宣传栏,开展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壹传。还举办以“土地警钟日”、“法制教育”、“保护文物古迹”为主题的图片展览。 1990年举办“未央区10年成就展”和“计划生育”等小型展览,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宣传活动。 ①“两账”:封建地主剥削账、贫雇农受压迫账。 ②“三史”:社史、村史、家史。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