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邑人李锡龄,取世不恒见之宋元善本汇刻《惜阴轩丛书》,计有《战国策校注》、《礼问》、《虚字说》、《毛诗故训》、《新增格古要论》、《事物纪原》、《六如画谱》、《卫生宝鉴》、《古文苑》、《黄花集》、《溪田文集》、《楚辞补注》等十余种。清同治十年(1871)贺瑞麟在正谊书院刻版《清麓丛书》,以辑三原历代名人之著作为主,有《原献诗录》、《原献文录》、《清麓文集》、《吕泾野先生文集》、《服豳风广义》,《高陵县志》等178种,以每套400银元向全国销售,远销日本。“文化大革命”前,木刻版完整无缺,“文革”中毁于一旦。同治年间,本县东里堡刘氏述经馆办私学并刻版出刊少量书籍,署名刘传经堂;后改为述经堂,出版有《论语集注》、《关学论》、《朱子遗书》、《朱子文集》、《书辨考》、《复斋录新本》、《九畹续集》、《击壤集》、《御纂性理情义》等十余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于右任《半哭半笑楼诗草》由孟益民、姚伯麟主持在本县出版,关内学子,争相传诵。 民国时期,县城有公信书局、树德书局、敬文书局、裕生书局,龙桥桥面南端尚存一古旧书店。四家书局主要发行中小学课本,兼售当代小说和新版古典小说。公信书局还经营石印、铅印业务。印刷品有脱销的中小学课本和本县出版的报刊。1936年,民众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左翼作家著作渐多,一些追求真理的青年以先睹为快。李华民在西大街东端开设“新生书报社”(后改为“西北文化书报社”),出售左翼作家小说等进步书刊。以后还秘密出售陕甘宁边区的报刊、书籍。后因特务、警察经常盘查刁难,1948年被迫停业。 1949年5月,本县解放,关中书店迁来本县,正式定名新华书店。此后书籍发行统由新华书店经营。初期只发行毛泽东著作单行本和解放区部分文艺作品,以及少量的苏联小说和马列著作。当时书店还代县委分发报刊文件,代三原地委印刷《关中报》。 新华书店开始时仅五人,租用三间门面房。1967年,省拨款建成两层营业楼、库房、宿舍、办公用房,总面积515平方米,投资29.44万元。1978年,自筹资金6万多元,建成后楼库房、宿舍及灶房,总建筑面积633平方米。1984年,自筹资金6万多元,建成三层办公楼492平方米。1988年,自筹资金6万多元,建成第二门市部300平方米和车库13平方米。书店人员到1980年增至20人。1996年,全店有职工30人。 1972年,县新华书店成立农村发行组,赴集摆摊和指导各供销社发行业务。发行组成员分片包干,每人每月下乡20天,当年农村销售金额240.11万元,占全店销售总额的21.11%。自1973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发行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使17个基层供销社售书店得到巩固。1982年,根据中央宣传部“积极发展集体书店,适当发展个体书店”的精神,开放图书市场。至1990年,全县发行网点有国营书店5个,书摊20个,书亭一个,全年发售金额155.39万元。其中供销社销16.72万元,个体书摊销87.94万元,创本县发行效益最好水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内,许多文学名著被列为毒草禁销。书店除销售少量的科技书籍外,大多是《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乙种本)和《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单行本。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为贫下中农送“宝书”(《毛选》四卷)每户一套,并举行隆重的发行仪式。1977年3月31日,隆重庆祝《毛选》五卷出版发行,县设中心会场,实况广播。各公社设分会场,会后游行,仪仗队为前导,彩车上放着巨型《毛选》五卷模型,并举行文艺演出,全县发行65400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学名著、少儿读物和各类科技书籍发行量日渐增多。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