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春节期间,民间有耍社火的传统习俗。社火内容以狮舞、走马、旱船、龙灯、大头和尚、高跷较为普遍,个别地区有独特的形式。社火节目短小精彩,生龙活虎,为群众喜闻乐见,百年来久演不衰。“文化大革命”中,社火被视为“四旧”而取缔。1977年春节,社火活动稍有恢复。鲁桥公社组织当地社火进城演出三天,此后各乡镇纷纷效仿。 1987至1990年,连续三年,全县社火都进城表演,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1984年,中央文化部将鲁桥西里村的“龙舞”,新兴辘辘把村的“旱船”、龙王村的“狮舞”录像,作为民间艺术资料存入国家艺术档案。1987年,咸阳市民间社火会演,本县西关“龙舞”、东寨村“十八罗汉”获一等奖,邵村“双龙”获三等奖。1989年,陕西省艺术节期间,西关“龙舞”和东寨“十八罗汉”获特别奖。 狮舞:俗称耍狮子,是社火队中必不可少的节目。本县狮子皆以龙桥特制彩盔为头,麻丝披身,红绸盖顶背,造型雄伟而华贵。舞狮套数有跑圆场、拜四门、扑花火、转方桌、打滚、下崽等。起驾村、龙王村的狮舞较为有名。 龙灯:本县耍龙灯者有西关、东关、西里村、邵村、陂西等处,其中以西关和西里村的龙灯最为驰名。西关龙灯造型长大,神态威严,用“筒子”竹架结构,故称“筒子”龙;传说起源于明清,号称西关“老龙”。西里村的龙灯小巧玲珑,号称西里“小龙”,其特点是表演活跃。北原邵村则是“双龙”,又别具一格。耍龙灯时,先由四人手提云朵跑场,再由四人各擎鲤鱼出场引出麟鳖,而后引出龙灯。龙舞套数有:龙门三现,翻江倒海,拜四方,翻滚,朝天一炷香,珍珠倒卷帘,双钻,单钻,盘龙门,回龙门等名目。 走马:本县耍走马者,各乡镇都有,惟武官坊和城内纱帽巷(今新合巷)的走马最为精彩。耍时,四名少年扮骑士,四名青年引马(称脚子),扮各种戏文,如《回荆州》《破宁国》《下河东》《三战吕布》等,引马者手持三角旗各引一马,以各种路线跑场。 旱船:用竹竿或木条制作船身,用画有水纹的布幔于船下,一扮少妇者盘足(假肢)“坐”于船中,一扮老翁者撑船。跑动时恰似船在水中,时慢时快,时颠簸,时搁浅,颇为有趣。旱船多伴有唱词。本县唱词多系关中民歌《十对花》、《绣荷包》,也有祝福吉祥的即兴唱词。 大头和尚戏柳翠:系儿童戏社火。和尚、柳翠皆戴假头盔面具。耍时,和尚出场做打扫佛堂、挂对子、洗脸、拜佛各种动作,柳翠出场后二人做各种嬉戏滑稽表演。 高跷(又称柳木腿):用柳木制作三尺余高的木腿,扮演者用麻辫将脚和小腿绑于木腿之上。一队10多人或20多人,扮成戏文,有全体扮整本戏者,也有分组扮折子戏者,走各种队形,玩各种跳跃的花样。本县以孟店村和惜子村的高跷最驰名。 云里显圣(车社火):属马额乡安家堡和文龙堡独有。在木轮大车上,立特制的木轴,木轴上安车轮,轮下用黑布幔罩。三名少年分别扮关公、周仓、关平,立于车轮之上,车轮上系四个秋千,由四名少年扮四将坐在上面;轮下藏二人推动车轮。大车走动,车轮飞转,关公忽隐忽现,故名云里显圣。近年木轮车已改用机动车。 莲女戏船:是陵前乡侯家堡新创作的社火。表演时由七人扮作莲女,一人扮作船翁,撑旱船。莲女裙下为云朵,跑起来似水上漂浮,与南方荷花舞相似,表演时舞各种队形,情趣盎然。 轱辘灯:惟黄毛寨村独有,由山东移民传来本地。表演时八名少女各推一轮轱辘灯,变换队形,花灯随之转动,并有民歌伴唱,歌词多为庆丰收之类。 七巧图:惟解李村独有。扮演者持各类三角形灯笼,拼对各种动物、用具以及牌坊等,近似智力游戏。 十八罗汉(背社火):惟东寨村所独有。清末,该村商人周金城在四川经商,由四川学来。表演时,由九名青壮年,肩驮九名少年,均扮成“罗汉”形态,故称十八罗汉。变化各种队形,戏耍各种花样,犹如杂技,其套数有十多种变化。 以前,民间社火由农民自由结社,大多以村为单位,也有数村(称社)合作者,领头的叫会首,春节前由会首组织排练节目,筹措经费。演出前给邻村或商号、富户下红帖,演出后收帖者需付赏钱或食品。50年代以后,民间社火由乡、村组织,费用由集体开支。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