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皮影、木偶戏班子不多,但灵活简便,费用低廉,建国前在农村演出较普遍。 民国初年,西阳苏家坡民间艺人王老十组织起一台皮影戏,唱阿宫腔,活动于本县、富平、耀县一带。之后,戏箱移交本村艺人张克信,改唱碗碗腔。张本人能弹善唱,担任主演,常演的剧目有《金碗钗》《白玉楼》《蝴蝶杯》《十王庙》《劈桃山》等。演出活动限于本县附近各县。建国后,1953年经文化部门扶持,张克信皮影班改名新华皮影社,1964年停演。1974年,其子张普轩将全部皮影戏箱捐献给陕西省群众艺术馆。 民国30年.1941)前后,高渠乡刘振刚组织起一台木偶戏。刘本人唱须生,他嗓音浑厚,韵味独特。挑杆的有名艺人董孝义,无论生、旦、净、丑,经他表演,都活灵活现。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孙庞斗智》《玉梅噙环》《黑叮本》《辕门斩子》《阴阳河卖水》《盗扇》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