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戏剧是民间文娱活动的主要形式。“高台教化”,移风易俗。民谚:“要知世上理,就拿戏上比”。长武演出戏剧,以秦腔剧种为主,亦有弦板、眉户、道情等。民国初年,县乡庙会常有岐山、凤翔等西府戏班来长武巡回演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以后,庆阳“复兴礼”戏班,西安、咸阳郑四的“益民剧社”等,每年来长武搭班演出时间较长。还在戴家岭开办培训学生队,出名的“益民二班”演员有李正华、高登云等。地方戏剧以西府调为基础,融合陇东和关中唱腔韵律形成关中调,具有秦陇相谐的地域特色。抗日战争时期,县城学生、驻军排练演出话剧、歌剧、活报剧。从民国三十年(1941年)起,戏剧演出普及发展。全县城乡庙宇、村社修建戏台(乐楼)110座。戏班多为临时凑合搭班,服装道具不全,文武场简陋,演员“七紧八慢九消停”。演出大本戏时,角色互相顶替,以男扮女,脸谱、服装难以更换,无法保证演出效果。木偶、皮影唱秦腔,亦唱关中弦板腔。简便易行,省钱省事,深受偏远山区、小型村庄欢迎。 解放后,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展戏剧改革活动,整顿演出队伍,改善艺人待遇,培养新生力量,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提高演出质量。社会主义文艺舞台,斗妍争芳,百花齐放。群众性的文艺演出,机关、单位、学校自行安排,农村社队协商筹办。民间艺术团体除业余剧团外,还有皮影班、木偶班、自乐班。每逢节日喜庆、古会、物资交流会和夏秋季农业收获之后,城乡都有大戏、小戏,争相轮流演出。1955年全县有业余剧团29个,活动经常的有亭口、相公、新兴堡、柳泉、牛王、巨家、北关、南关、长灵、洪家、柳家河等村。“文化大革命”中,禁止传统剧目,推行“样板戏”,各社队文娱活动消沉.戏剧演出冷落。1979年以后,民间艺术团体相继恢复,戏剧舞台呈现繁荣。进入80年代,由于广播、电影、电视、歌舞等飞速发展,人的观念更新变化,商品经济节奏加快,致使戏剧阵地受到冲击,观众日渐减少,城镇演出率急剧下降。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戏剧缺乏兴趣,形成观众层断代现象。1989年,全县有业余剧团6个,木偶班3个,皮影班8个。文教部门举办专业和业余艺术团体调演、会演,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振兴秦腔,复苏戏剧演出创造条件。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