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间流行小曲有“绣荷包”、“小放牛”等,家喻户晓,妇孺随口哼唱。每逢春节,配合社火演出,声情并茂。解放后,因流行小曲内容陈旧而失传。曲艺演唱增加了快板、快书、相声、独角戏等形式,有利于灵活宣传,配合中心工作,受到群众喜爱。 民间音乐,有唢呐乐、管子乐和锣鼓乐。 唢呐,旧称鼓乐班、社,表演者称乐人、“吹鼓手”。吹奏唢呐,配以民族器乐云鼓、云锣。无固定组织,随意搭班,3—5人群体表演,也有一两人,只吹奏不配打击乐器。民间遇有红、白事或庆典祭祀活动,“鼓乐先导,地方礼仪”。演奏曲牌有《状元游街》、《祭灵》、《雁落沙滩》、《两亲家打架》、《十对花》、《全家福》等。解放后,夹杂新歌曲调,又配锣、鼓、钹及板胡、二胡等器乐。演奏流派有孝村、戴家岭老艺人为代表的“西路调”,杨家沟老艺人为代表的“东路调”。演奏华丽、高亢、奔放,既有欢快乐趣,又有凄凉气氛,吹拉弹唱迥然各异。1955年,王德义参加宝鸡专区会演,获唢呐演奏优秀奖。“文化大革命”中,查封鼓乐。1978年以后,民间鼓乐重新恢复。1989年,全县有鼓乐班18个,业余演出者80多人。 管子,俗称“咪咪”。为道士(醮师)超度亡灵吹奏哀乐之用。清乾隆年间方庄文厚福考取“道官”,主持元基殿法事,设乐班7个,40人。悼念亡魂,设坛斋醮。道士着黄、黑、蓝色道袍,束戴顶冠七星仙额。法器道具有朝笏、雷尺、法剑、铜铃、木鱼。一般丧葬道场,有诵经、扬幡、招魂、迎水、观庙、早晚朝、过天桥、撒花弥、倒方杆、起柩、送葬等。成规醮、起落醮、站灵醮,坐、行、舞乐均以管子为主,配以长笛、锣钹云鼓,综合演奏。主要曲牌有“哭长城”、“绣八仙”等。声调低哀,如泣如诉,触景生情,催人泪下。解放初,全县有醮师班15个。由于宣传破除封建迷信,严厉查禁法事道场活动,管子乐濒临失传。 锣鼓,俗称“锣鼓家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旧时,用于过年、耍社火、祈雨、敬神。主要套路有“长兴鼓”、“社火鼓”、“蛇儿退壳”等,县内南北二塬大致相同,但因鼓手熟练程度不同而技法悬殊。社火鼓,民间用生牛皮加工自做叫“蛮鼓”。敲锣打鼓时,配以钹(煽子)浑厚有力。夹杂马锣、边鼓等小家什合奏,更显得激越昂扬。解放后,又引入“秧歌鼓”和“行军鼓”。鼓面趋向大型发展,由背鼓到抬鼓,或装置于小四轮拖拉机、汽车,供数人同击,声若春雷,鼓乐喧天。旧时法师“跳神”用羊皮膻(扇)鼓,属原始舞蹈和腊祭乐器,已绝迹。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