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蘧庐题诗序 清·刘志芬 夫乾,西北之大凑也。倥偬午道,迢递庚邮;车马奔驰,往来如织;輶轩使者,荐绅先生,浏览山川,咨询风土;雪泥鸿爪,偶尔留题。不求红袖之拂尘,岂望碧纱之笼壁。亦有粉毫画月,钿尺裁云,雾鬓风鬟,琴箱镜屉;驮铃才歇,旅柝犹闻。蝴蝶之梦未成,彩鸾之韵频捡。或擅簪花之格,或工颂菊之才。剩锦飘零,遗珠散乱。虫网偕蜗涎并结,麝煤与蛎粉齐销。物色风尘,拾其香草,亦可谓文字因缘也已。凡得诗若干首,汇录如左。 《风雨楼诗稿》序 霍松林 读了陈元方同志的几百首诗词,思潮起伏,很想说几句话。 元方同志是很有影响的革命老干部,我当然早就知道他。然而认识他,了解他,却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事。1982年春,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首届唐诗讨论会,由我写信请来了全国许多著名的专家、教授。恰在这时,元方同志由家广同志陪同,来到我的住处,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舞;又爬了几座楼,一一看望代表。此后,他约我参加他主持的省志编纂工作,接触渐多。由此产生的突出印象是:他虚怀若谷,求贤若渴,重视知识分子,热心学术文化工作。 由于有了这种极好的印象,因而不自觉地了解他的有关情况,才知道他这位老革命早在50年代末期就因发表《论否定》一文而挨整,“文化大革命”中又坐牢、劳改,备受摧残。其遭遇,并不比我这个“臭老九”好多少。于是又产生了另一些印象:他追求真理,坚持原则,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刚正不阿,威武不屈。 如今读他的诗,这许多印象都得到了充分印证。 关于诗,历来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是:诗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意象、情韵、声律、对偶、铸词、炼句、布局、谋篇,以及赋、比、兴之类的表现手法等等,样样都得讲究,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严”字当头的一派。我自己,一直是追随这一派的。另一种是:诗是言志抒情的东西,只要言了志,抒了情,而其志其情又是真挚的、崇高的,就是好诗。这是“宽”字当头的一派。我虽然属于“严”派,但对“宽”派的意见,基本上也能接受。因为言志抒情,毕竟是诗的生命。《诗三百》,汉魏六朝以来的乐府民歌,其中最动人的篇章,多出于劳人思妇之口,其原因便在这里。如果没有真挚、崇高的情志,光在诗词格律上下功夫,终归是“可怜无补费精神”。当然,“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不“形于言”,还不能算是诗。这就是说,一定的情志是需要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真挚、崇高的情志如果得不到语言形式完美的表现,就不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不算是好诗。《诗三百》以及汉魏六朝以来最动人的民间诗歌,其艺术表现都是完美的。我之所以既能接受“宽”派的意见而又始终追随“严”派,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元方同志是把主要精力奉献于革命事业的老干部,不是专业诗人。然而对于诗,他不仅热爱,而且从有益于人民、有益于革命事业的高度出发,深思熟虑,有一整套改革方案。他在陕西省诗词学会成立大会上阐述的《诗改十议》(发表于《陕西地方志通讯》总47期),其见解就十分通达,也切实可行。他的诗词,不用说是在这些见解的指导下创作出来的。比如在《诗改十议》中,元方同志特别强调“诗的内容是时代的反映,是社会生活与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反映”。诗人“应该面对现实,自抒胸臆”。“一切诗作都应该讲求社会效果,与人民哀乐相通,与时代脉搏共振,成为有利于推动历史前进,有利于暴露和鞭挞那些阻碍历史前进的东西。”翻开元方同志的诗集从头到尾,就看出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每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确实做到了“与时代脉搏共振”、“与人民哀乐相通”。即如“三面红旗”,当时的文艺家,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违心的,总之都在尽情地歌颂;元方同志却不然,其《同德生谈话有感》、《送某同志离陕返京》、《驳“共产风”》等诗,真乃哀人民之哀,鞭挞了阻碍历史前进的东西。 “左”倾倾国又倾城, 犹把“左”倾当右倾。 世人竞跳胡旋舞, 自知“荒唐”有几人? “倾国倾城”,原是形容“绝代佳人”的美词,这里用“重字法”接于“左”倾之后,就产生了正隅双关的特殊效果:“左”倾像“绝代佳人”那样使举国为之倾倒,推波助澜,歌颂不已;而实际上,它正在搞垮我们的所有城市乃至整个国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元方同志竟写了那么多反映“文化大革命”动乱的诗,连“早请示”、“晚汇报”、“坐喷气式”、“拼刺刀”都写了,真不愧“诗史”。 “请罪”亦有词, 哀哀如祷告。 领袖作教主! 吾党成宗教! 一系列写“文化大革命”的诗,也都哀人民之所哀,鞭挞阻碍历史前进的东西,实为粉碎“四人帮”之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先声。 至于乐人民之所乐,有利于推动历史前进的诗词,为数更多,就不必列举了。这里只节录他辞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退居二线后所作的一首诗的后两句和一首词的上半阕,让读者看看元方同志既为中青年让路,又壮心不已的精神风貌: 人老心不老, 官休志不休。 白发欺人哪用愁! 不书“咄咄”书“休休”。 新陈代谢天然事, 欣看雏凤亦风流。 前人讲诗的特点,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一般性的文章,就像把粮食煮成饭;而诗,则必须把粮食酿成酒。被比为酒的诗,当然是就内容与形式融合无间的整体而言的。如果用这个比喻谈诗的多样性,自然可以说有茅台酒、汾酒、竹叶青、五粮液、泸州大曲,乃至啤酒、香槟酒、白兰地等等。这一切,都各有特点和优点,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这样讲,似乎更科学,因为这符合每一首诗的内容和形式都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实际。“五四”以后由于有了“新诗”,有人便把表现新内容的“旧体诗”称为“旧瓶装新酒”。多年来不少人都这么说,也就习惯了。元方同志也沿用这种说法阐明诗歌既要多样化,又必须保证质量。他说:“瓶可多样,酒必香醇。”其用意是很好的。然而每一位诗人要写出好诗,都必须采择上好的原料,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艺术功力和艺术才华,去精心“酿造”,而不能拿上现成的新瓶子或旧瓶子到茅台酒厂里去“装”。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每一首好诗都是一种新的创造。比如律诗,其格律是固定的,而杜甫的七律就不同于李商隐的七律,尽管李商隐还是学习杜甫的。杜甫的许多七律名篇又各有独创性,互不雷同;李商隐亦然。诗词格律,其实不难掌握。对于娴熟格律的人来说,如果创作态度不严肃,陈词滥套,摇笔即来,几分钟就可以搞出一首律诗或一首小令,但绝不会是香醇的酒。以不严肃的态度写自由诗,当然更容易,也当然不会散发醉人的芳香。所以我所谓的“严”,不仅指严守格律,最重要的,还在于力求酿造出香醇的酒。从精神实质上说,元方同志的见解和我的看法是不约而同的。简单地说:“不管写成什么样式,只要字字精确,句句凝练,音韵铿锵,情感浓郁,意境优美,通篇无懈可击,读后如饮好酒,香醇无比,令人陶醉,从而陶冶性情,振奋精神,那就是好诗。当然,如果不符合律诗的格律,题目中就不要说它是律诗;不符合某一词牌的格律,题目中也不要标出某一词牌。 诗歌见解与诗歌创作的实际水平之间往往有距离,而且可能有很大的距离。要缩短乃至消灭这种距离,需要不懈的努力与艰苦的实践。以酒比诗,酒必香醇,这是元方同志的见解,也是我自己的奢望。我愿追随元方同志之后,以不懈的努力与艰苦的实践,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乾县文学作品选》序 王 愚 文学的定义,确实众说纷纭,至今也难以取得一致。但文学是文学家对生活的感应,大约是可以基本认可的。至于这生活,那是可以广到宇宙洪流,狭到身边琐事;大到世相百态,小到家庭邻里的。因此,很难给文学家的生活体验加以界定,似乎也不必界定。 不过,一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同文学家的成长,以至于文学作品的色彩、韵味、思考关系甚大,确也是文学史上和文学实践中屡见不鲜的现象。久远的、外洋的且不必说起,就在现当代文学中,绍兴之于鲁迅,义乌之于茅盾,既以山水的熏陶形成灵秀之气,又以浙东的刚毅造就不屈精神,虽然他们的创作并非只限于写绍兴,写义乌,而且早已取得了蜚声中外的荣誉。而湘西的民风民俗、崇山峻岭给沈从文的创作增添的色彩,连作家自己也承认是“湘西一汉子”。至于近年来出现的京味小说、海派文学、北大荒文学、西部文学等等,尽管有争议,却也不能不承认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人文心理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貌。对这方面的研究,由于过去重视不够,还缺乏更深入的剖析,随着文学视野的扩大,文学思维的转变,可以预期将会有更精确独到的研讨。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一个地域的作家、作品汇集起来,不仅展现了这个地区的文学实绩,而且可以从中表现出地域特色、人文景观对作家创作构思和创作灵感的激发和渗透,有助于对这些作家和作品的进一步理解。扩而大之,也是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整个文学格局的五彩缤纷和复杂的运行机制。 《乾县文学作品选》的编辑出版,就是对一种地域和人文特点的文学风貌一次有益的扫描。具体说来,收入本集的作家作品,既有在文坛上多年驰骋而且卓有成果的作家,像程海、沙石、杨争光等,也有从事文学写作不久但颇有建树的新手,像周海峰、卢慜等。他们的作品自然不会在一个水平线上,可是从这些作品所展现的生活场景,所表达的作家的创作心态,的确可以看出乾县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朴实、温厚然而刚强的人们对作家的激发,对作品的渗透。可以说,像程海的《人鹰》、杨争光的《短篇二题》,以及沙石的《夏夜薷悄悄》,或者由表及里,拨开并不为人喜爱的外表,写出一种凛然的人格;或者浓墨重彩,写出生活重扼下人生的艰难跋涉;或舒展自如,写出流动的农村生活中的美好情思,无一不是得力于乾县土地和乾县人民的感召,恰似乾县著名的景观武则天、唐高宗合葬陵寝一样,拔地而起,峥嵘屹立,很有一股刚毅之气和崚嶒风骨。连那些目前还不甚有名气的作者,像赵岐福、师荃荣、杨磊、袁富民、屈塬、习立志、赵煜、韩抒羽等人的小说、散文、诗歌,也时时激荡着扑面而来的浑实和苍茫的气象,即使像张锦田的旧体诗,虽然有些写的不是乾县的土地和乾县的生活,却也是一个关中汉子对生活的观照和感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