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秦腔戏历来是本县群众广泛喜爱的主要剧种,城乡大多有“自乐班”的清唱组织。民国十八年(1929),县城自乐班“三余会”增添行头、道具及舞台设昝,更名警世游艺团,始在舞台演出,成为第一个民间业余剧团。游艺团的演员,有农民、市民及城市手工业者,也有教师和公务人员,总计约40余人。演出节目逐渐由起初的折子戏发展到整本戏,群众称其为“家生戏”。抗战初,邑人刘正操创办私人剧团,艰难维持多年,唱红渭北各县。 解放后,民间自乐班组织不断增加,以城内南街和白家庄、野狐坡、孙家原、华里坊及工商联合会的自乐班名气较大。五十年代初,县工商联自乐班率先办成业余剧团,农村纷纷仿效,到1954年全县已有业余剧团19个。1958年,城关管区又将原游艺团人员和吹鼓手共40多人组织起来成立业余剧团,并拨给20多亩土地作为生产基地,一面生产,一面演戏。小丘大公社亦于同年成立业余剧团,并在照金锥子山创办柞蚕厂,一面演戏,一面养蚕。此时,全县业余剧团已有27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剧团陷于瘫痪,基本上没有活动。1980年后,业余剧团恢复到15个,在服装、道具、设备、乐队及演技方面,均比以前有较大改进。 职业剧团始于1952年邑人宋正风创办的建群剧社,有演职人员18人,在东街郑家大院搭台演出,但时间不长,就因入不敷出,请求政府接管。1953年,县政府派员进行整顿,改称新风剧社,属集体所有制,演职人员增至89人。1957年,改名耀县剧团至今。 耀县剧团在社会上享有一定声誉。六十年代新编《粮食》秦腔剧,在渭南地区会演中获二等奖。改编的历史剧《下河东》在西安演出后轰动古城,被誉为“渭北高原的乌兰牧骑”。1979年创作的历史剧《闯王斩弟》,盛演不衰,年平均演出200场以上,1980年,又自办戏剧学校,不断充实演员队伍。但自1983年后,因受电影、电视等的影响,收入减少,演员外流,处境艰难。现有演职人员近百人,排练厅、宿舍、库房等建筑物1060平方米。 本县著名的职业秦腔演员有杨荫中、张鸿中、傅文民、李建佟等。杨为西安易俗社早期学生,先演花旦,后转青衣,民国三十年(1941)前后誉满关中,《西京日报》曾多次报道,发表评论。其拿手戏有《断桥》、《走雪》、《三回头》等。张鸿中本名胡斌三,艺名鸿中,西安三意社早期演员,工青衣旦。演出剧目以《五典坡》、《白玉楼》、《玉堂春》、《杀狗》等最为观众赞赏。解放后,曾在耀县新风剧团任导演,出席咸阳地区文代会。傅文民,原是陕甘宁边区八一剧团演员,主演须生戏,解放后任西安易俗社剧务股长。此外,还有花旦演员宋正风(人称耀州红)、青衣旦王三爱(艺名曹韵卿)、花旦马存虎(艺名耀月明)、刀马旦李建佟、宋竹梅等,均在关中及甘肃、青海一带颇有名气。 解放前,耀县从无专门剧场,演戏多借用寺庙戏楼或临时搭设简易戏台。1950年,咸榆公路(今西包公路)骡马店店主褚万海,在店院搭成简易舞台,租赁给剧团演出。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定名耀县剧院,属集体经营性质的集体企业。1964年由城关镇投资6万元,改建成砖木结构剧场。1973年,又改木连椅为固定铁椅,可容观众1100余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