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锣鼓 锣鼓多是社火的乐队,锣鼓群的大小、阵容、声势对社火的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独立的社火节目,南原有“百面锣鼓”,北原有“挎鼓子”。 “百面锣鼓”兴起于南原城北村,是旧时该村“三社”(东华社、南金社、西城社)的鼓乐,所以又名“城北锣鼓”。清乾隆年间,城北村徐乾元、樊典将古时的鼓式改编定型为现有的四种打法:《打五元》、《五子夺魁》、《狗嘶咬》、《老锣鼓》。“百面锣鼓”是每年元宵佳节时,“三社”为庆五谷丰登而大摆社火时的专用节目。社牌上写的“田家自有乐”、“农民鼓舞春”是其宗旨的自白。民国24年(1935),城北人因喜遇丰年,大闹社火,观众达万人。1950年元旦,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三社”又联合演出了百面锣鼓。此后,每逢过节或有重大庆典皆有百面锣鼓演出。1982年,电影《追索》在韩拍摄,百面锣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摄入了镜头。 百面锣鼓声势雄壮,阵容宏伟。一面大鼓居中,4面小鼓环列,40面大锣、40面铙钹分列左右,两名指挥人手持摇杆指挥,一旦敲起,节奏分明,鼓乐喧天,气势磅礴,声闻数十里。群众编口诀道:“百面锣,随大鼓,铙钹隔,手锣补,看花梢,数小鼓,看气势,象猛虎。”百面锣鼓传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反映了群众欢腾的情绪。 “挎鼓子”是一种祀神锣鼓。相传元朝灭金之后,为庆贺胜利,军乐队敲锣打鼓,后人沿袭下来,作为祭祀法王的鼓乐。据说,旧时鼓手头戴红缨凉帽,身披黄马褂,腰束白色布裙,足蹬战靴,马步蹲裆式击鼓。击鼓时仰面朝天,保留有蒙古骑士的特点。“挎鼓子”的乐器,除鼓,锣、铙钹、马锣外,还有“嗡号”即“海螺”领奏,带有古时军乐的遗迹。“挎鼓子”的鼓谱有《老虎磨牙》、《钉圪巴》、《肚里痛》等。老虎磨牙是鼓手用鼓槌连击鼓边铁钉而发出的酷似野兽饿急磨牙齿的声响,模拟逼真,技巧高超。 “挎鼓子”表演时,离不了“绕杆子”。这种“绕杆子”和“百面锣鼓”的指挥杆不同,不是为了指挥鼓手,而是为了渲染气氛。以前多是男扮女装绕绕杆子,解放后开始由装束时髦的姑娘代替。这些姑娘身着艳服,眼戴墨镜,手执饰有彩绸花束和串串银铃的长绕杆,英武多姿。每当挎鼓队进城表演,常有十几杆,甚至几十杆绕杆子相随。表演时,鼓声激越,铙钹声飞扬,几十杆绕杆上的五彩花束在鼓手上空上下翻飞,场面十分动人。 第四节 烟火 韩城烟火有文武之分。沟北烟火纤巧花哨,人称“文火”。赵庄烟火炮声震天,烟花四射,有如虎啸龙吟,人称“武火”。 武火的火场布置宏大威武。全架火设老杆四柱,一柱老杆辖300竿火桩,称为一角火。全火共1200桩,一桩常年为12筒火,闰年为13筒火。全火共设火筒14400筒。全部火竿按起火顺序绕场四圈,部署严整。竿与竿之间由火码飞梭串连,一经发火,火码三上老竿,三下老竿,自动引爆,至全部烟花放完,约需两个小时。 由于场面太大,代价太高,赵庄烟火从未放过全火,半架火也极罕见。1950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赵庄艺人在县城放了一角火,使数万观众大开眼界,叹为观止。黄昏时分,上百支“起火”从火场窜上天空,在空中爆响,这叫做起火叫人。天刚黑,台上点火,火码飞速地绕场一周,四周华灯齐放,这叫做火码发灯。火码飞上老杆,老杆上鞭炮轰鸣,天摇地动。至此,烟火才算正式开始。火码一下老杆,燃起一圈轮子火,老杆上筒火同时燃放。只见火场上数十个火轮飞转,“红莲花”、“白莲花”盛开,“大梨花”、“石榴花”竞艳,“葡萄串”、“落地桃”、“牛吼金蝉”火树银花,五光十色,使人眼眩目晕,如临幻境。火码二上老杆,二龙口对峙放火、“炮打襄阳”,流星四迸,“火烧樊城”,火阵齐鸣。硝烟遮天,炮声撼地,观众如临战阵。火码三上老杆,引燃“乱码桩”。刹时,“乱码桩”上十数个火码齐飞,数十杆花火同时燃放,烟火进入高潮。东角“四季花开”,西角“孔雀开屏”;“炮伞”轰天,数十朵“金伞”自天而降;“炮群”震地,两条火龙在地面盘绕撕拚,观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赵庄烟火于清道光年间由该村进士强克捷从四川邛崃县引入,一直由强姓秘密经营。强姓各家各执一技,门户之间亦不泄密,知其全部底细者,实无几人。退休教师高健(姚庄人)自费钻研,继承并发展了赵庄烟火,用自己研制的配方和湖南浏阳出口花炮交流,制作出火、色、焰、光四样俱全的烟火几十种。施放多次,效果很好。 沟北文火是沟北村艺人高秀山、高凤歧于民国32年(1943)从赵庄学得并改良而来的。它重在烟花造型,其优秀项目有“猴儿尿尿”、“介子推抱柳”、“彩莲灯”、“顶灯台”等,因老艺人相继下世而停演。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