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耍神楼 “耍神楼”是用于民间祭祀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韩城社火中最威武的项目之一。许多村,每逢庙会均有锣鼓“耍神楼”。 据西庄镇东庄村《神楼记》载:“吾邑有法王神楼,正月十五迎神于村,清明送神于庙,厥有定规,由来已久矣!”“法王”是传说中的一位名医,姓房名寅,因为使宋真宗的太子降生被封为神,西庄八社①建庙祭祀。“耍神楼”即八社人民迎送这位神医时的社火。 正月十五迎神(法王)回村后,供奉至清明再送神上庙。送祭队伍前边以铳开道,村牌、对联紧跟。道锣、大号(俗称“嗡”)声闻数里;各色旗幡,迎风舞动。三、五坡锣鼓过后,“四人台”神楼(俗称“武楼”)迎势冲来。神楼周身吊有无数铜环,抬神楼者的手足也均戴有串串铜铃,铜铃铜环随着抬神楼人的舞步,铿锵作响。抬神楼人以统一的步履,以对称的“耍架式”舞蹈,轻踏慢进,和谐律动,与铿锵的铜环声相呼应,踏步时,神楼如小舟待航;慢进时如轻帆荡漾。突然,火铳爆响,锣鼓齐鸣,人声鼎沸,神楼左摇右摆,似脱缰狂奔之马,铜环声扣人心弦。随着一阵呐喊,神楼向前狂奔,抬神楼人脚下生风,周身铜铃如涛声澎湃,远视神楼,如顺水而下的战舰疾行,观众心情激荡,赞声不绝。“大军”过后,“16抬”神楼(俗称“文楼”)赫然出现。神龛高约两米,绘彩辉煌。法王塑像安坐其中,赤眉金身,横眉怒目,手执宝剑,脚踩毒蛇,令人肃然起敬。 50年代初,因“破除封建迷信”,“耍神楼”被取缔,此后30年间无人问津。直至1985年春节,在省文化厅和地方党政组织的支持下,多年不见的“耍神楼”以群众自娱的一种艺术形式又和韩城人民见面了。彩饰一新的神楼,独特的舞蹈节奏,威武壮观的气势,博得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受到国家艺术研究所、省文化厅的重视。 ①:指东庄、西庄、郭庄、井溢村、上干谷、下干谷、柳枝村、杨村8村(社)。 第二节 芯子 逢年过节,在喜庆的社火队列中,芯子往往是压轴节目。韩城的芯子有两种:抬芯和背芯。比较起来,背芯更易见表演者的功力,为韩城人民所喜爱。 南原城北村是抬芯的故乡。民国15年(1926),在城北村的故事箱中翻出明万历年间摆芯子时的捐款帐本,可见明代抬芯就活跃在民间社火的行列中。辛亥革命后,城北抬芯的内容逐渐革新,罢旧的戏文,兴猜迷斗智的故事,社火风气为之一新。1982年春节,城北抬芯以“溥彼韩城”为总题,以韩城民间十大故事为内容,入城献艺,引起轰动。城北芯子的构造是以木架为底座,四人抬杆;芯子架高达丈余,架上的角色多至五六人;底座以景托人。表演时,数堂芯子款款移来,数组小演员在蓝天白云下舞动,既惊险,又飘逸,观者尾随其后,赞不绝口。 和抬芯比,背芯是后起之秀。清道光年间,北原大梗村有一个叫“同虼蚤”的富户人家见抬芯移动不便,便首创了背芯。背芯一人背一堂,行动自如,欢快飘洒。可舞一般的舞步,又可交叉变换队形,比抬芯更吸引观众,于是背芯很快就在韩城普及开了。 背芯的制作,讲究奇巧。六七尺高的铁杆,卡在背芯子人的腰背上,杆上吊一块小孩踩的木板。经过艺人的精心处理,能表演出孙悟空独立在云头上,七仙女舞蹈于莲蓬中的艺术形象。背芯子的艺人,讲究功底好,身架活,扎脚稳,腰劲足。尤其是背双芯子的艺人,那就更难了。一场社火摆街过巷,要三四个钟头,平衡端正地扎好坐马式,踩上锣鼓点,来回舞动,变换队形,很不容易;而经验丰富、技艺超群的艺人,却能步态萧洒,舞姿灵活,使芯子上的小演员也随之舞动,衣袂飘飘。背芯的内容,富有猜迷斗智的讲究。民国9年(1920),北涧西村为纪念“药王”孙思邈出的一堂芯子,背者胸前挂一张纸牌,上书知母、贝母两味中药名,芯子上却是一书生背着一位老妪。内行一看,便知是射“穆连生背母”,切中时义,耐人寻味。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