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沿革 韩城秧歌是一种由民歌经说唱向戏曲演化,且初具戏曲雏形的演唱形式。清吴锡麟在《新年杂咏抄》中说,秧歌是由宋代的“村田乐”演化而来。考察韩城秧歌,它的正曲部分实际上是套曲联唱,很象宋、元杂剧前身的“诸宫调”,表演时“唱则不舞,舞则不唱”,伴奏时“奏时不唱,唱时不奏”,就连称谓,如男角称丑,旦角称“包头”等,都类似宋、元杂剧。 韩城秧歌的定型、成熟在明代后叶到清末。清乾隆生员徐其通(城南村人)看了家乡的秧歌后,写诗赞道:“当年梨园羽衣曲,今降韩原舞犹新。娇眼横波眉黛翠,疑是烟火化女神。”据庙底村秧歌老艺人程胜堂回忆,他祖父年青时(光绪年间),这儿就有一座专供唱秧歌的秧歌台。秧歌台与农村古式戏台差不多,只是略小点。当时二旺、茂娃等人就是这座秧歌台上的红艺人。 民国年间,韩城秧歌达到全盛期。民国15年(1926)春节期间,薛峰川的名艺人建德和天宝,各为本村秧歌班的领头,筑台对唱秧歌,难分高下。于是,又各邀请全县各地的名艺人出台助阵,一时红角云集,方圆百里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看。一直唱到收麦前,才算停住。民谣说的:“建德、天宝齐名列,丈八元漂亮白如雪”正是指这次对唱的盛况。 解放后,文化工作者对韩城秧歌搜集整理和探求发展的工作从未间断。1953年出版的《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发表了聿尹收集的韩城秧歌《十想》。1957年,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徐谦夫一行,收集整理了韩城秧歌93个唱词(本)。同年3月,陕西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艺人卫百福、牛用堂、王彦明合演了韩城秧歌剧《上楼台》。1962年,陕西省艺术馆又派刘均平、许友夫、窦伯超对韩城秧歌的唱腔音乐进行了收集整理。陕西省歌舞团在全国歌舞观摩演出晚会上,演出了创作的韩城秧歌《背矿员》,使乡土艺术一步步迈进正统艺术的殿堂。1979年,创作演出大型舞蹈《丰收乐》,参加陕西省第三届音乐舞蹈会演,获创作表演一等奖。1981年,陕西省文化厅雷达,刘均平,县文化馆屈海浪对韩城秧歌重新作了录音、记谱、整理,编印了《关中民歌——韩城秧歌》。1985年3月8日,韩城秧歌协会正式成立,使这一古代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 第二节 演员 韩城秧歌的鼎盛年月,艺人极多。民国年间,秧歌迷给一些红艺人都起有艺名。板桥有个白广才,红绝一时,人称“一盆血”。后来高许庄的高小红,比白广才更红,人称“盆半血”。吴村寨的殷子云,身价极高,人称“丈八元”。张村的卫百福,比殷子云更出奇,艺名“三千六”。颜家沟有个“万人迷”(李连章),昝村有个迷三县(东虎)。沟北有个白牡丹(高锁堂),赵村有个“红牡丹”,许庄有个“喇叭花”(雷进录),石家沟有个“白菜心”(赵喜儿)。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以秧歌艺人的艺名串起来的歌谣:“一盆血,盆半血,白菜心,云遮月,人参苗子世上缺。一斗金,二斗银,满山铃,美死人。邠州梨,玻璃翠,万人迷,真入味。”赵村有个范甲珠,人称“十一”,才思敏捷,口词流利,能编能唱,为秧歌艺人中的佼佼者。 解放后,仍活跃在秧歌舞台上的演员有“三千六”卫百福和牛用堂、王彦明等。以前的韩城秧歌,都是由男扮女妆。50年代出现了第一个演唱秧歌的女艺人陈妙龄(板桥乡人)。80年代有刘芬珍等,对韩城秧歌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第三节 表演 韩城秧歌的表演程式是由开场、正曲、退场三部分组成。开场部分又有几个层次:首先丑角登台“拜场”,即唱一支“四六曲”表示自谦;“拜场”过后是说表,即丑角说表段子,或传统段子,或即兴创作;“说表”下来是“请场”,即丑角请包头上场,包头唱“开门调”亮相;下来是“数花”,即丑角说表段子数说(褒贬)包头;“数花”下来是“推接”,即由丑角唱“四六曲”表示推让,包头唱“四六开门曲”表示承接。至此,开场部分结束。正曲是一出秧歌的核心部分,一般由丑角、包头用套曲联唱的形式,表演一段简单的剧情。一出秧歌的思想内容和演唱特色主要在正曲中体现。退场是一出秧歌的结束部分,由包头与丑角唱“四六曲”以示自谦。如:“一把扇子七根柴,鹞子翻身滚下来,咱二人不是捆柴的手,后场请出行家来。”这一组艺人下场,下一组艺人登台。 韩城秧歌的包头(旦角)以娇、巧、俏、媚为特点,动作柔媚,婀娜多姿;丑角则以刚健悍勇见长,跺脚蹬腿,步态萧洒。二人刚柔兼济,对比强烈。其舞蹈图案,多是从原地的“拉锯式”迈向“月亮牙”,“剪子关”推向“驴赶场”、“鹁鸽踅窝”,最后进入“云遮月”、“满天星”等。变化丰富,层次清晰,热烈而不紊乱,细腻而不平寂,与秧歌调的配合十分密切。 韩城秧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曲调上。曲调已挖掘和整理出来的有54首,代表曲调有《一想》、《十绣》、《十二将》、《十字句》、《开门调》、《四六曲》、《望江楼》等。这些曲调风格特殊,调式丰富。有的曲调旋律平稳柔和,有的曲调则高亢嘹亮。名艺人卫百福演唱的《十字句》音域宽广,气势磅礴,声遏行云。韩城秧歌大量使用衬词衬腔,这对形成韩城秧歌独特的音乐风格起着一定作用。《十绣》歌词只有三句,基本曲调只有15节,但秧歌艺人在后面紧紧抓住核心乐汇,反复展衍、铺排,谱出了26小节歌词全是衬词的副歌式的曲子,这就大大展开了原歌段的曲式结构,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韩城秧歌的音乐魅力。韩城秧歌不仅重唱,而且重表。这种“表”的因素,也渗透到曲调中来,形成了有说有唱,说中有唱的特点。丑角专用曲《四六曲》,前四句虽是歌唱,但又近似述说,中间可长可短,有的则干脆是韵白的扩大。末尾唱一句煞尾,俗称“四六带把”。在音乐唱腔上,既多姿多彩,又风格独具,是韩城秧歌艺术特色的主要标志。 韩城秧歌的道具服饰简单轻便。丑角画白鼻梁,着便装,头戴草帽圈,手执花扇或烟袋。旦角则涂脂抹粉,画眉贴鬓,红袄绿裤,手执花扇或手帕。道具的巧妙使用,是韩城秧歌的一大特色。艺人讲:“扇子能扇风,遮羞又传情。喜怒巧用扇,性情不一般。烟袋可作笛子吹,也可作马鞭子用。既可作各种兵器,又可当拐杖、伞用。”韩城秧歌,过去都是演员清唱,无弦乐伴奏。打击乐也只有大锣、大铙钹、马锣三大件。打击乐伴奏,多用于“走场”。20世纪30年代,民间艺人杨文华为秧歌艺人“三千六”用三弦伴奏是韩城秧歌加弦乐伴奏的开端。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