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在延川久传不衰。它的起源显然与古代祭祀、戍边军旅庆功形式和农民欢庆丰收“手舞足蹈”有关,是古代田园民歌的变式。劳动人民在稼穑小憩,眼看禾苗茁壮成长,油然生情,于是载歌载舞,祈求丰收,称为颂歌。后经流传演变谓之“秧歌”。延川曾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地区,使其秧歌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其内容主要是表达人们的欢乐心情,互相安慰,互相祝愿的情感。感情纯朴、真诚,形式犷悍而不乏艺术性,朴实而赋有幽默感。真实的感情、优美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构成了延川秧歌的基本特征。 本县过去流行传统秧歌,后来发展为新秧歌。新春佳节,各村镇爱好“红火”的领头人,组织秧歌队,选配领演伞头,稍加排练,即可出场。旧时,女子不闹秧歌,往往是男扮女装。队尾总有扮相古怪的蛮婆、蛮汉。道具服装及经费通常由村镇或单位自筹。乐队以打击乐器为主,即锣鼓队,80年代新增唢呐班。锣鼓铿锵响亮,唢呐激越昂扬,极壮声色。不同场合,或以打击乐为主,或以唢呐为主。秧歌队员执扇舞绸,在伞头导引下“走场”,摆成种种图案队形,有“四门斗底阵”、“黑虎掏心阵”、“十二莲灯”、“药葫芦”等。秧歌美在“扭”,妙在“活”,足踏鼓点,臂舒腰闪,动作洒脱活泼。 秧歌队除过街、走场外,还围圈表演小场秧歌或道情戏,70年代增加小舞蹈、小戏剧。其节目主要有踢场子、踩高跷、搬水船、耍狮子、骑竹马等。搬水船也叫跑旱船。水船由竹、木、高粱杆扎成骨架,外面蒙上彩绸,前后各镶一块明镜,四角置红灯,周围纸花点缀。选身段苗条、嗓门好的漂亮少女“坐船”,老、小艄公“摇”桨,边舞边唱,模仿行船,或处流水平静,或处浪颠波涌,或乘风疾行,或搁浅沙滩。以少女回娘家、走亲戚为情节,艄公笑问,女子唱答,妙趣横生。境内永平水船引人入胜。踢场子有2人、4人或8人,男扮武生,女扮文生,男持棍棒、小钗,女持扇子、彩绸等道具,双双对舞,边舞边唱。男“引”女“戏”,男角生龙活虎,表阳刚之健,女角轻飏飘舞,有阴柔之美。“狮子舞”,狮子用麻、彩色纸、木片、高粱杆制体形,手电作眼睛,簸箕作口,红绸子为舌头。由两人合作扮一头大狮子,另两人各扮一头小狮子。逗狮人为一武生打扮的“武士”。表演分文、武狮子两种表演法,文狮子性格温顺,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子性格凶猛,有跳跃、跌扑、登高、腾空等动作。境内流行狮子舞,以马家河乡王家原村和延水关镇延水关村的狮子舞最引人注目。“跑竹马”也叫骑竹马,竹马用布、纸、木片扎成,人站在里边,作骑马状。骑马人口噙哨学马叫。另一人扮牧马人,牧马人彪悍勇猛。表演时,竹马前仰后跳,表现为一匹烈马,牧马人动作熟练,表现出善训烈马的气质。有时牧马人手牵马缰,悠然自得,竹马徐徐行走;有时牧马人猛抽一鞭,狂奔疾驰,牧马人以各种惊险动作降伏烈马。烈马降伏了,牧马人轻松了,观众也长出一口气。境内禹居乡的竹马受人喝彩。 转九曲是本县传统的民间活动,一般在正月13~15日进行。九曲扎在平整广阔的场地上,以便于群众集散。农村用高粱秆、木棍,城市用钢管扎成曲折通道。扎好的每个柱头上都安上灯,农村一般用白萝卜挖空做成灯具,加油点燃;城市用彩灯泡,夜晚开灯,远望像一座灯火城。九曲中央竖一大柱(俗称老杆),柱上挂有各式灯笼,旁饰小灯,称“灯山”。俗传转九曲可使人消灾避难、事随人愿,更有胜者认为转黑灯(不开灯)、摘曲灯可使生育如愿。九曲外设两道彩门,秧歌队由唢呐开道,伞头领队,有秩序地进入,其他群众自行排队随后进入,霎时呈现出灯光闪烁、人流滚动的沸腾场面。
九曲黄河阵图
注:图中黑点 表示桩,纵横 为19×19= 361桩,每个 桩顶安一盏 灯或电灯泡。 老杆在正中 心,出入口增 4桩,共365 桩,安365盏 灯,为一年的 天数。
编辑:秦人
|